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祥祥 1 ; 吴季荣 2 ; 武德亮 2 ; 徐剑宏 1 ; 史建荣 1 ; 董飞 2 ;
作者机构: 1.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水稻;赤霉病;禾谷镰刀菌;亚洲镰刀菌;产毒化学型;致病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612-16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江苏省水稻赤霉病的病原菌组成及致病特征,于2018—2019年从江苏省13个市41个县区采集341份水稻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基于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α,TEF-1α)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TRI11基因序列鉴定及产毒力测定对其产毒化学型进行分析,并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力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从水稻样品中共分离获得病原菌392株,其中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为385株,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为7株。亚洲镰刀菌分为3-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化学型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化学型菌株,分别占亚洲镰刀菌总菌株数的66.8%和33.2%;禾谷镰刀菌均为(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化学型。产3ADON的亚洲镰刀菌在全省范围内为优势群体,而产15ADON的禾谷镰刀菌仅在淮北地区被发现;产NIV的亚洲镰刀菌对水稻的致病性要显著高于产3ADON的亚洲镰刀菌。不同产毒化学型亚洲镰刀菌对水稻均有一定致病性,但NIV化学型亚洲镰刀菌对水稻的致病力最强。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抗赤霉病鉴定及毒素积累分析. 陈祥祥,钱保陆,吴季荣,徐剑宏,史建荣,董飞. 2024
[2]禾谷镰刀菌拮抗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X-3的分离鉴定及拮抗物质的鉴定. 徐丽梅,赫丹,王刚,徐圣佳,史建荣,徐剑宏. 2020
[3]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产生及分子调控机制. 蒋翊宸,刘馨,方欣,冯建茹,李露,徐剑宏,史建荣. 2020
[4]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毒素的控制效果. 陈宏州,吴佳文,庄义庆,杨红福,吴琴燕,徐超,缪康,姚克兵. 2021
[5]小麦中一个ADF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魏芳,马鸿翔. 2011
[6]江苏4个禾谷镰刀菌菌株产生的主要毒素成份分析. 陆鸣,王裕中,朱伟云,陈怀谷,吴志凤. 1989
[7]中国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禾谷镰刀菌产毒素能力的研究. 王裕中,J.D.米勒. 1994
[8]江淮流域小麦赤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张旭,邢锦城,马鸿翔,温云平,陆维忠,袁生. 2010
[9]禾谷镰刀菌cAMP受体类GPCR生物信息学分析. 马聿迪,张旭. 2017
[10]内生真菌绿色生态法合成纳米银的研究. 刘小莉,胡彦新,彭欢欢,刘源,周剑忠. 2017
[11]青稞内生细菌RKZ-05对禾谷镰刀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分子鉴定. 周萍,张弛,荀以仁,张唐伟,高弢,仇剑波. 2023
[12]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温云平,马鸿翔,陆维忠,袁生. 2006
[13]禾谷镰刀菌产毒素培养条件及粗毒素提取法. 陆鸣,王裕中,陈怀谷,吴志风. 1992
[14]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愈创木酚对禾谷镰刀菌的抑菌机制. 张瑶,高弢,马桂珍,史建荣. 2022
[15]FgLEU1在禾谷镰刀菌亮氨酸生物合成及产毒致病中起关键作用. 方欣,王菲菲,范中玥,汪爽,刘馨,徐剑宏,史建荣. 2022
[16]小麦茎基腐病菌鉴定及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分析. 张鹏,邓渊钰,杨学明,周淼平,马鸿翔. 2016
[17]禾谷镰刀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中的应用. 王裕中,陈怀谷,杨新宁,陆鸣,吴志凤. 1989
[18]UPLC-MS/MS法检测禾谷镰刀菌中6-磷酸海藻糖和海藻糖的色谱柱选择. 吴琴燕,梁红芳,张文文,温小林,朱建飞,徐超,庄义庆. 2021
[19]小麦品种苏麦3号Qfhs.ndsu-3BS近等基因系受赤霉病菌侵染后差异性表达基因的鉴别. 史建荣,吴茂森,何晨阳. 2006
[20]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生物降解酶研究进展
作者:荀以仁;周兴华;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酶法;脱毒;生物降解
-
镰刀菌毒素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王立雯;王江坤;王冰冰;徐剑宏;史建荣;刘馨
关键词:镰刀菌毒素;侵染过程;次生代谢产物;镰刀菌;小麦赤霉病
-
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抗赤霉病鉴定及毒素积累分析
作者:陈祥祥;钱保陆;吴季荣;徐剑宏;史建荣;董飞
关键词:水稻;赤霉病;抗性;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
作者:邢宇俊;梁杰;王亚林;吴季荣;董飞;史建荣;徐剑宏;梁晋刚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转基因大豆SHZD32-1;基因特异性;快捷检测
-
玉米中伏马毒素B污染高光谱快速检测模型研究
作者:康孝存;沈广辉;徐剑宏;马桂珍;史建荣
关键词:高光谱;伏马毒素B;BP神经网络;快速检测
-
叶菌唑对轮枝镰刀菌的活性及作用机制
作者:赫丹;徐剑宏;仇剑波;刘馨;高弢;杜予州;史建荣;LEE Yinwon
关键词:叶菌唑;玉米穗腐病;轮枝镰刀菌;敏感性;伏马毒素;防治效果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降解菌Devosia sp. A8和Paracoccus yeei A9的生理生化及生长特性
作者:王燕霞;王刚;王宇;戴亦军;史建荣;江凌;徐剑宏
关键词:Devosia sp. A8;Paracoccus yeei A9;deoxynivalenol;人工混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