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丹霞系列白毛茶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卓敏 1 ; 乔小燕 2 ; 操君喜 2 ; 吴华玲 2 ; 韩雪文 2 ; 陈栋 2 ; 李助明 3 ; 谢汉茂 4 ;

作者机构: 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

2.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3.仁化县红山镇政府

4.仁化县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丹霞;茶树品种;白茶;品质特征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16 期

页码: 98-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粤北仁化白毛茶群体中选育出的丹霞1号、2号(CK)、3号、5号、6号、8号、9号10号和13号等9个无性系新品种(系)的芽叶性状及其1芽1叶原料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参试新品种(系)芽叶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可划分为芽头特大、肥大(壮)、细长,叶形长椭圆、椭圆和圆形,叶色深绿、绿、浅绿或黄绿,叶质柔软、硬、硬厚,叶身内折、平、稍背卷等3大类;(2)制茶感官审评显示,6个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品质特征各异,但都是适制"甜醇鲜爽、花香毫香凸显"型高级白茶,其中:丹霞1号制作白茶呈现出"蜜韵花香型"感官特征,丹霞3号表现为独特、愉快的"脂粉香带药香",丹霞5号具有愉快的"松木甜香",丹霞8号为浓郁、愉快的"芳草气带草果药香",丹霞6号、9号芽头肥大、茸毛亮白,兰香甜韵浓郁持久;丹霞10号呈现细腻、愉快的"柠檬香(柚叶)香气",丹霞13号综合品质稍差,表现为"清甜微花香"特点;除丹霞13号综合得分稍低于丹霞2号对照外,其他各个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综合品质次序表现为:丹霞1号≥丹霞9号≥丹霞8号﹥丹霞5号≥丹霞10号≥丹霞6号﹥丹霞3号≥丹霞2号﹥丹霞13号。

  • 相关文献

[1]萎凋及发酵时间对广东丹霞红茶香气及品质的影响. 王秋霜,凌彩金,乔小燕,陈栋,操君喜,吴华玲. 2019

[2]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卓敏,王秋霜,操君喜,陈栋,黄华林,马绵霞,邵燕华. 2013

[3]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7

[4]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快速陈化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祁丹丹,陈维,苗爱清,王雯雯,庞式,马成英. 2018

[5]仁化白毛茶生化成分与成品白茶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乔小燕,吴华玲,韩雪文,王曦,卓敏,邵燕华,谢汉茂,陈栋. 2015

[6]鲜食专用型花生品种品质特征的研究. 周桂元,罗虹,梁炫强. 2004

[7]梅州市茶树品种结构与分布现状. 赖榕辉,黄海英,李利欢,肖丽红,黄秀鑫,曾浩. 2019

[8]黄楼茶树品种多荼类采制的经济效益研究初报. 庞式,苗爱清,凌彩金,陈海强. 2007

[9]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 黄华林,何玉媚,李家贤,苗爱清,赵超艺,吴华玲,晏嫦妤,乔小燕. 2012

[10]不同茶树品种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黎健龙,黎华寿,李家贤,陈旭飞,唐颢,周波,黎秀娣,唐劲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