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林芝桦褐孔菌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怡 1 ; 刘振东 1 ; 汪雯翰 1 ;

作者机构: 1.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

关键词: 桦褐孔菌;桦褐孔菌醇;乌索酸;羊毛甾醇

期刊名称: 高原农业

ISSN: 2096-4781

年卷期: 2021 年 05 期

页码: 497-503

摘要: 研究纤孔菌属的桦褐孔菌化学成分。运用硅胶柱色谱、MCI gel树脂、LH-20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ODS等色谱分离手段,对桦褐孔菌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其氢谱和碳谱数据与文献进行对照,鉴定其结构。共分离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22-三烯-3β-羟基-麦角甾(HH-1)、(22E)-5a,8a-epidioxyergosta-6,22-dien-3b-ol(HH-2)、桦褐孔菌萜C(HH-3)、羊毛甾醇(HH-4)、inonotsutriol A(HH-5)、Inonotusane B(HH-6)、Euphol(HH-7)、3β-乙酰齐墩果酸(HH-8)、巨豆-5-烯-3,9-二醇(HH-9)。

  • 相关文献

[1]西藏林芝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 刘怡,刘红丽,程秀峰,张金超,薛蓓,刘振东,汪雯翰. 2021

[2]油酸对灵芝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羊毛甾醇代谢流分布的影响. 冯杰,刘艳芳,颜梦秋,唐传红,周帅,张劲松. 2023

[3]桦褐孔菌降糖活性成分及治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 马丹丹,汪雯翰,薛蓓,李梁,朱琳,刘振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