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基因分型技术的燕麦SNP标记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艳辉 1 ; 刘龙龙 1 ; 温鑫 1 ; 于宇凤 1 ; 杨方 1 ; 刘根科 1 ; 崔林 1 ; 曹秋芬 1 ; 秦永军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种质资源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

关键词: 燕麦;基因分型技术;抗旱;基因型;SNP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97-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加快燕麦分子辅助育种进程,以1981-1983年进行抗旱性鉴定的42份燕麦种质(18份低抗、13份中抗、11份高抗)和12个未鉴定的燕麦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stⅠ/MspⅠ双酶切的dd-GBS基因分型技术构建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通过Stacks、主成分分析、Fisher Test和Blast分析研究燕麦SNP分子标记。测序结果表明,燕麦个体的高质量reads数在4 111 218~19 019 296,利用Stacks软件成功组装753 325条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共注释74 657个群体SNP位点。主成分分析表明,燕麦SNP基因型大致聚为2簇,其中一簇主要由14份低抗种质组成,另一簇则包含全部11份高抗种质。进一步的Fisher Test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表明,相对于燕麦低抗种质材料,共有2 937个SNP标记在燕麦高抗种质材料中差异显著((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 05),其中,55个SNP标记差异极显著(FDR <0. 001)。将上述55个SNP标记所在源序列与小麦基因组序列在Phytozome数据库中进行比对(Blast)发现,14个SNP位点可能参与燕麦抗旱生物学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来调控燕麦的抗逆性。通过GBS技术成功组装的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丰富了当前燕麦的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的55个SNP标记与小麦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发现,14个SNP标记将对燕麦分子辅助育种和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可为今后的燕麦种质资源大规模快速筛选奠定技术基础。

  • 相关文献

[1]水、旱交叉选育抗旱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孙美荣,李岩华,张俊灵,申书珍,王节之. 2001

[2]冬小麦抗(耐)旱种质基因库的建拓研究. 李生海,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 2001

[3]燕麦雄性不育新种质在育种中的应用. CUI Lin,崔林,QIAO Zhijun. 2009

[4]燕麦品质分析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的思考. 马晓凤. 2004

[5]谷子抗旱研究进展. 张雁明,刘晓东,马建萍,温琪汾,韩渊怀. 2013

[6]谷子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李红英,程鸿燕,郭昱,段明,马芳芳. 2018

[7]晋北高寒地区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降云峰,邢宝龙,薛龙飞. 2013

[8]晋北地区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白小东,杜培兵,范向斌,杨春,齐海英,王兴涛,毛向红,朱智慧. 2019

[9]PEG模拟干旱条件下大豆萌发特性研究.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 2018

[10]棉花水通道蛋白序列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王为,王长彪,陈浩东,刘方,王春英,张香娣,王玉红,王坤波. 2013

[11]保水剂对旱地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海金,刘恩科,张冬梅,韩彦龙. 2011

[12]强筋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陈爱苹,张久刚. 2005

[13]榛抗早春寒抗旱新品系Z06-18. 梁锁兴,曹彦清,张俊秀,孟庆仙. 2014

[14]优质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8号的选育研究. 任杰成,白冬梅,许瑛,杨文龙,王彩萍. 2002

[15]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群体抗旱指标筛选. 闫金龙,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6

[16]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17]大豆新品种品豆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海平,王志,李原萍. 2015

[18]优质富硒谷晋谷29号选育及其深加工利用. 赵海云,陈继富,王宏丽,王静华,杨成元,张捷. 2002

[19]小麦抗旱水分高效表型指标分析与新种质筛选鉴定. 李雪,温辉芹,裴自友,程天灵,张立生,朱玫. 2015

[20]植物干旱胁迫相关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王霞,吴霞,马燕斌,马亮,李贵全,李燕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