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新恢复系及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坚 1 ; 杨晓杰 1 ; 裴庆利 1 ; 王春连 1 ; 刘丕庆 2 ; 赵开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萍乡核不育水稻;恢复系;显性上位作用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552-5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构建萍乡核不育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定位群体时,我们意外发现一些前人报道的保持系表现出恢复性,为此本试验对这几个品系与萍乡核不育水稻杂交后代育性分离做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杂交F1代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按1:1分离,高温自交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按3:1分离。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分别与桂99、特青和9311BB23杂交,它们的F1代均可育,表现恢复性。由F1代产生的F1:2家系中出现全可育群体和育性分离群体的比例为1:1。其中育性分离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按3:13进行分离。从育性分离的F1:2家系中的可育株自交产生的F2:3家系出现全可育群体和育性分离群体的比例为7:6。这些分离规律表明,桂99、特青和9311BB23具有恢复基因,并对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显性核不育基因表现出显性上位作用,能抑制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性转变为可育。

  • 相关文献

[1]粳稻恢复系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褚庆芳,马洪文. 2007

[2]粳稻恢复系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马洪文,殷延勃,王兴盛,刘炜,史延丽.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