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姬菇生产适宜菌株与关键技术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朝江 1 ; 高春燕 1 ;

作者机构: 1.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姬菇;菌株选用;出菇设施;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3 年 52 卷 03 期

页码: 116-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姬菇的培育同时受菌株差异性、CO2浓度、播种方式、出菇开口方式、出菇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姬菇生产适宜菌株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具有长柄性状(粗长棒类、细棒类)的菌株培育姬菇时具有较高的商品菇率,偏高的CO2浓度容易诱导子实体朝菌盖缩小菌柄延长的方向发育,并且这种发育仍表现出巨大的菌株差异性,具长柄性状的菌株在菌柄伸长的同时加粗不明显,且菌盖变小迅速;端面放一层薄栽培料的播种方式能够使姬菇原基发生的时间一致、着生位置深且均布整个料面,易形成众多的独立的菇体;双"C"形方式开口能够增加原基发生数量;半地下式地沟拱棚比坡式阳棚对温度、湿度的缓冲能力高,外界气温低时棚温下降缓慢,外界气温高时又因棚体处于地下进光少而升温慢,更重要的是这种棚体结构能够抑制CO2的迅速扩散,从而形成利于姬菇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高湿、偏低温度、偏高CO2环境。

  • 相关文献

[1]冀农11姬菇的形态发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朝江,池惠荣,高春燕. 2004

[2]不同姬菇品种对霉菌抗耐能力测定与分析. 池惠荣,王朝江,高春燕. 2003

[3]白色姬菇杂交新品种科杂1号的选育. 池惠荣,刘振国,闫国民,张旭亚. 2011

[4]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5]水稻新品种垦育8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启星,王永新,王秀萍,孙宇. 2003

[6]水稻新品种垦稻95—4的选育及应用. 张国新,张秀和,李建广,甄翠荣. 2004

[7]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优2000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孟令启,冯瑞光,张晓东,李淳瑚. 2004

[8]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马春红,陈霞,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4

[9]节水型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38选育与栽培技术. 吴新海,孙景合,王永新,左永梅,张启星. 2011

[10]温室加速水稻世代进程栽培技术研究. 王秀萍,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刘善资,刘亚琴,张军远. 1995

[11]水稻新品种优质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2005

[12]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优2000的选育及应用. 孟令启,冯瑞光. 2006

[13]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H116021的选育. 李丁,孙书娈,孟祥海,李强,魏建伟,陈秀敏,赵明辉,李会敏,赵凤梧,乔文臣. 2019

[14]饲用矮秆褐脉甜高粱巨能粱王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张海娜,周永萍,韩轩,李元迎,李万贵,李洁,段世贞,李俊兰. 2017

[15]甜樱桃玲珑脆生长结果习性及栽培技术. 吴雅琴,陈龙,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程和禾. 2020

[16]抗病优质机采棉品种——冀棉646. 刘素恩,刘素恩,杨旭出,郭宝生,王兆晓,王凯辉,赵存鹏,范存智. 2018

[17]早熟桃新品种‘美博’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白瑞霞,王越辉,马之胜,贾云云,李建明,李学华. 2018

[18]抗虫棉品种冀丰198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李妙,王国印,贾晓昀. 2019

[19]节水 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H116021的选育. . 2019

[20]优质水稻新品种金穗1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孟令启,邹拓,郑振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