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工艺海带提取物中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苗钧魁 1 ; 张雅婷 1 ; 张圣国 2 ; 郑志红 3 ; 王致鹏 4 ; 王海英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

2.河北省农业项目规划中心

3.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海带提取物;海带;酶解;植物激素;海藻酸寡糖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142-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加工领域,生物酶解法已成为理想的化学法替代工艺。为评估化学、酶解和酶解发酵联合工艺的提取效果,对3种海带提取物中的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含量以及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间羟基二苯法测定海藻酸盐质量百分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海藻酸寡糖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植物激素含量。结果显示,化学提取法获得的海带提取物的海藻酸寡糖提取率最低(41.99%),分子量约为200~400 D,而酶解提取法和酶解发酵联合提取法获得的提取率分别为90.75%和82.21%,分子量为200~1 600 D。吲哚乙酸(IAA)是3种提取物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植物激素(2.64~64.59 ng·g-1),其次为茉莉酸(JA, 0.05~13.09 ng·g-1)。酶解发酵联合法海带提取物的植物激素浓度高于其他2种提取物。综合比较植物激素和海藻酸寡糖提取率,酶解发酵联用工艺比传统化学工艺和酶解工艺更适用于农用海带提取物的制备。

  • 相关文献

[1]白色维尼纶和褐色棕绳培育海带夏苗的效果分析. 李静,逄少军,苏丽,高素芹. 2015

[2]食用海带品系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姚海芹,王飞久,刘福利,梁洲瑞,汪文俊,孙修涛,李晓蕾. 2016

[3]桑沟湾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碎屑降解速率及影响因素. 张义涛,张继红,杨凤,任黎华,陈洁,隋海东,姜娓娓,高振锟. 2016

[4]海带磷酸甘露糖变位酶(PMM)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朋艳,于雪,姚建亭,段德麟. 2016

[5]海带太阳能辅热耦合干燥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朱烨,江涛,洪扬,陈超,邹海生,邢精珠. 2018

[6]杂交海带新品系B013孢子囊形成规律初探. 苏丽,逄少军,高素芹. 2017

[7]海带干燥系统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朱烨,江涛,洪扬,邹海生,邢精珠. 2019

[8]高温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抗氧化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凌晶宇,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福利,姚海芹. 2016

[9]加工方式对海带和紫菜中砷及其形态的影响. 舒本胜,翟毓秀,刘俊荣,郭莹莹,尚德荣,宁劲松,隋颖,赵艳芳. 2012

[10]中国经济海藻养殖技术概况与展望. 刘福利,牛建峰,隋正红,单体锋,王铁杆,唐贤明,梁洲瑞,逄少军. 2020

[11]仿生型海带采收装置的研究. 刘和炜,韩冰. 2020

[12]海带自然晾晒与热泵烘干级联干燥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朱烨,江涛,张现广,洪扬,邢精珠. 2020

[13]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刘义,梁洲瑞,张朋艳,袁艳敏,吴宇坤,段茂宏,刘福利,戴宏亮. 2023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褐藻中岩藻黄素的含量. 刘小芳,蒋永毅,侯钦帅,苗钧魁,冷凯良. 2018

[15]桑沟湾标准化与传统养殖模式海带的营养成分比较. 房景辉,何为,毛玉泽,方建光,蒋增杰,高亚平,蔺凡,杜美荣,梁博. 2021

[16]快速测定海藻中碘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翟毓秀,辛福言. 2004

[17]海带采收模块及其支持船的设计与分析. 刘和炜,卢龙飞,江涛. 2023

[18]桑沟湾养殖海带生长的模型预测. 蔡碧莹,朱长波,刘慧,常丽荣,肖露阳,孙倩雯,蔺凡. 2019

[19]一起育苗场海带幼苗绿烂的病因分析. 白露,阎永伟,王珊珊,李杰,张文彬,杨慧超,王朋梅,莫照兰. 2020

[20]海带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和主要元素差异比较. 盛晓风,赵艳芳,尚德荣,宁劲松,郭莹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