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渣粉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赛丽 1 ; 房祥军 2 ; 吴伟杰 2 ; 高原 2 ; 陈杭君 2 ; 杨海龙 1 ; 郜海燕 2 ;

作者机构: 1.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果蔬保鲜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杨梅;果渣;干燥;抗氧化;风味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440-14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杨梅果渣作为一种加工副产物,富含酚类、糖类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为实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将其加工成杨梅果渣粉,并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果渣粉物理性质、风味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样品具有更低的堆积密度,更高的L*值和a*值,同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还原力、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具有高总糖含量和低总酸含量,并保留有更多的醛类、酯类和酮类成分。热风干燥样品与真空干燥样品在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热风干燥样品中总糖含量较低。真空干燥效果最差,样品中总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较高的乙酸含量影响了杨梅果渣粉的风味。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具有较高的果香和脂肪香。综合评价,冷冻干燥更适于加工杨梅果渣粉。

  • 相关文献

[1]杨梅果实干燥特性及其品质. 曹雪丹,戚行江,方修贵,赵凯. 2010

[2]不同干燥方式对秋茄功能成分与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探. 夏其乐,郝蓓琼,韩超,曹艳,杨祖泉,刘晨星,陈秋夏. 2023

[3]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超声-微波协同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对比. 柳萌,郜海燕,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刘瑞玲. 2021

[4]杨梅蛋白酶解肽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张一帆,王强,王伟,吴莉宇,张玉,章程辉. 2015

[5]杨梅露酒主要成分变化及其浸提条件优化. 夏其乐,邢建荣,郜海燕,陈剑兵,方堃. 2016

[6]果渣饲用研究进展. 夏其乐,邢建荣,邵敏,郑美瑜,程绍南. 2005

[7]天达2116对杨梅早熟优质应用效果的试验. 梁森淼,彭成钢,董大松,洪相如,董文港,杨步检. 2007

[8]杨梅EST-SSR序列的特征. 谢小波,求盈盈,郑锡良,梁森苗,周鑫,项康华,戚行江. 2011

[9]浙江省主要亚热带水果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谢鸣,蒋桂华,吴延军,张惠琴,石学根,戚行江,陈俊伟. 2006

[10]杨梅的生态适应及其+适用技术的探讨. 梁森苗,戚行江,饶建民,姜路花,孙伟琴,包小梅,徐象华,郑锡良. 2003

[11]不同干燥方法对衢州产个青皮品质的影响. 盛柳青,方利明,杨晓东,张慧芳,刁银军,肖珊美. 2019

[12]基于热泵干燥技术的笋干工艺研究. 沈晓飞,刘政,蔡静,应叶青. 2021

[13]浙贝母最佳干燥条件的选择. 宗侃侃,于国光,刘玉红,孙彩霞. 2020

[14]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无损检测澳洲坚果含水率. 陈文玉,穆宏磊,吴伟杰,房祥军,韩延超,陈杭君,郜海燕,金龙. 2020

[15]环境与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吴关庭,夏英武. 1994

[16]杏鲍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 江宁,严启梅,刘春泉,李大婧,周拥军. 2017

[17]不同处理方法对自然晒制苜蓿干草的影响. 周卫东,黄新,王亚琴,陈维虎,蒋永清. 2006

[18]中国杨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浅析. 陈方永. 2012

[19]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胡余楚,徐红霞,陈俊伟,胡凌伟,谢鸣. 2010

[20]2011年浙江杨梅产销形势分析. 陈方永.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