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FIRD-HPD方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雨 1 ; 韩延超 2 ; 刘瑞玲 2 ; 陈慧芝 2 ; 房祥军 2 ; 吴伟杰 2 ; 郜海燕 2 ;

作者机构: 1.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蔬菜采后保鲜与加工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全省生鲜食品智慧物流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果蔬保鲜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蓝莓;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低场核磁共振;水分分布;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237-24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蓝莓在FIRD-HPD干燥方式下,内部水分含量及迁移状况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及其成像技术(MRI),采集不同水分转换点干燥过程的蓝莓弛豫特性以及质子密度图像信息,分析其规律变化,并研究干燥前、后蓝莓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转换点为30%,40%,50%时,蓝莓到达干燥终点的时间分别为480,420min和360 min。蓝莓的T2反演谱有3个不同的弛豫峰:T21(0.01~10 ms)结合水、T22(10~100 ms)不易流动水和T23(100~1 000 ms)自由水。自由水(T23)和不易流动水(T22)向弛豫时间短的方向迁移,在干燥后期,结合水成为蓝莓中主要水分状态,自由水完全消失。基于MRI技术得到不同干燥方式各干燥阶段的磁共振成像,质子信号随干燥进程逐渐减小。LF-NMR和MRI技术可很好地监测干燥过程中动态水分分布和迁移变化。另外,在40%水分转换点联合远红外热泵干燥处理下,蓝莓果干色泽、营养品质等指标均优于30%和50%的水分转换点联合远红外热泵干燥方式。综合考量后,联合红外干燥水分转换点设置为40%是加工蓝莓果干的最优选择。

  • 相关文献

[1]振动胁迫对蓝莓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许时星,郜海燕,陈杭君,韩强. 2017

[2]肥水耦合对蓝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慧琴,谢鸣,梁英龙,肖金平,吴慧,胡湘明. 2010

[3]生鲜猪肉持水性的核磁共振研究. 姜晓文,韩剑众. 2009

[4]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无损检测澳洲坚果含水率. 陈文玉,穆宏磊,吴伟杰,房祥军,韩延超,陈杭君,郜海燕,金龙. 2020

[5]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注胶肉快速检测. 吴艺影,章倩汝,韩剑众,曲道峰. 2013

[6]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米品种快速鉴别. 姜潮,韩剑众. 2012

[7]聚乳酸活性抗菌薄膜的性能及其对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李洋洋,宋文龙,郜海燕,李立. 2020

[8]蓝莓育种研究概况. 王慧亮,张慧琴,肖金平,谢鸣. 2010

[9]蓝莓醋固定化发酵载体的选择及工艺条件优化. 蒋予箭,荣智兴,严婷婷. 2015

[10]冷冻干燥法加工蓝莓汁固体饮料的研究. 曹雪丹,赵凯,李芬芳. 2011

[11]蓝莓果酒主发酵工艺研究. 杨曙方,汪金杰,周伟东,高光权,王向阳,曹雪丹. 2013

[12]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陈伟平,陈华江,曹雪丹,李建华,娄玛琪,戚行江. 2013

[13]蓝莓固体饮料的研制. 陈伟平,杨曙方,陈华江,娄玛琪,曹雪丹. 2013

[14]壳聚糖涂膜对常温贮藏兔眼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曙方,汪金杰,曹雪丹,高光权,黄建颖,王向阳. 2013

[15]浙江省适栽蓝莓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陈华江,陈伟平,李建华,周伟东,曹雪丹. 2013

[16]蓝莓汁花色苷热降解动力学及抗坏血酸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曹雪丹,方修贵,赵凯,姚周麟,李芬芳. 2013

[17]蓝莓的营养保健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张伟清,王天玉,林媚,冯先桔. 2013

[18]9种杀菌剂对蓝莓枝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毛雪琴,张慧琴,黄武权,王艳丽,孙国仓. 2020

[19]蓝莓苹果重组蜜饯干燥工艺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 李璐,韩强,吴伟杰,房祥军,郜海燕. 2019

[20]复合乳酸菌发酵蓝莓黑莓混合汁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张宏志,马艳弘,刘小莉,李亚辉,郜海燕,陈杭君,周剑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