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银杏葡萄酒香气成分的萃取条件优化及其香气物质的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涛 1 ; 桑敏 1 ; 庄海宁 2 ; 孙敏 1 ; 徐志民 3 ; 王旭增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3.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银杏葡萄酒;挥发性成分;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

期刊名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3-1689

年卷期: 2019 年 38 卷 005 期

页码: 124-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香气物质的组成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作者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银杏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的条件,使气相色谱法检测香气物质的结果更精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测定银杏葡萄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结果 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银杏葡萄酒香气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42 min、取样量6 mL.以此优化条件并结合GC-MS分析测得银杏葡萄酒香气成分31种,其中包括酯类15种、酸3种、醇8种、羰基类化合物4种以及酚类1种,其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且种类最多.经计算香气活性值(OAV),有23种化合物的OAV值大于1,说明大多数检测到的物质都对酒的风味产生贡献作用,尤其是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以及乙醛等.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风味成分的影响. LI Wen,李文,YANG Yan,杨焱. 2019

[2]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联用测定竹叶青酒中的挥发性成分. Feng Tao,冯涛,Sang Min,桑敏,Zhuang Haning,庄海宁,Li Mingming,李明明,Fan Chenyi. 2016

[3]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4]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柱状田头菇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汪雯翰,吴迪,张劲松. 2012

[5]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陈万超,杨焱,李文,蒋俊,于海龙,冯杰,李晓贝,刘昆. 2016

[6]HS-SPME-GC-MS法分析卵孢小奥德蘑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及营养成分分析. 徐宁,陆欢,冯立国,黄晓辉. 2020

[7]基于HS-SPME-GC-MS法分析春生田头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陆欢,徐宁,刘建辉,王小艳,夏义良. 2021

[8]生长阶段和保鲜条件对草菇风味的影响. 邵泽雨,李文,钱礼顺,杨焱,贾薇,张劲松,崔凤杰,姜建新. 2022

[9]黄牛肝菌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2

[10]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联用技术研究野松茸干品的挥发性成分. 谷镇,杨焱,冯涛,朱建材. 2012

[11]大球盖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陆欢,尚晓冬,王小艳,王春晖,刘建辉,陈晚朱,王瑞娟,徐宁. 2022

[12]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李文,陈万超,吴迪,张忠,刘朋,李正鹏,杨焱. 2024

[13]一种新的进化计算算法模型——种群竞争消亡算法. 戴春妮,姚萌,谢祝捷,陈春宏. 2005

[14]虾青素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2000

[15]巧用生成树协议优化无线网桥线路. 金剑锋. 2010

[16]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周新丽,杜羽琨,衣星越,戴建军,张德福. 2019

[17]面向规模化应用的竹荪多糖液态深层发酵工艺优化. 冯杰,冯娜,刘艳芳,唐庆九,周帅,刘方,张劲松,杨焱. 2020

[18]发酵法生产虾青素的工艺研究. 徐学明,金征宇,吕玉华. 2000

[19]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四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王金斌,李文,郭陈莉,白蓝,刘华,吴文惠,唐雪明. 2018

[20]响应面法及三波长技术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豆类淀粉含量的研究. 郝小燕,张巨松,顾卫红,麻浩.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