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红生 1 ; 姚立生 1 ; 孙明法 1 ; 顾来顺 1 ; 严国红 1 ; 任仲玲 1 ; 王爱民 1 ; 何冲宵 1 ; 朱国永 1 ; 单忠德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盐恢559;生物学特性;制种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3 年 02 期
页码: 8-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分析了盐恢 5 5 9及龙特浦A、Ⅱ - 3 2A、珍汕 97A和协青早A的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的产量构成特点 ,并总结了盐恢 5 5 9系列杂交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其高产制种策略是 :父母本保足穗 ,争大穗 ,母本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 ,稳定粒重。技术措施上采取“前促、中控、后保”的促控原则。
- 相关文献
[1]盐恢559系列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唐红生,姚立生,孙明法,顾来顺,严国红,何冲霄,王爱民,朱国永,任仲玲. 2002
[2]杂交水稻天丰优084高产制种技术. 张继本,龚红兵,周义文,景德道,林添资,盛生兰,刁立平,李闯,钱华飞. 2007
[3]广谱性恢复系盐恢559及其系列杂交稻组合选育. 姚立生,孙明法,朱国永,严国红,唐红生,何冲霄,王爱民,任仲玲. 2009
[4]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选育与应用. 孙明法,姚立生,顾来顺,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2
[5]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 唐红生,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 2002
[6]“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法选育盐恢559及其杂交稻组合应用研究. 朱国永,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何冲霄,王爱民,任仲玲. 2009
[7]出口苤蓝种子制种技术. 吴国平,王建华,陈智超,毛忠良. 2013
[8]玉米杂交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措施. 孙卫永,尹航,郝德荣. 2015
[9]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培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10]棉花制种技术-"柱头套管法"的介绍. 潘群斌,蔡立旺. 1997
[11]杂交玉米苏玉20高产制种技术. 冯继宏,罗绪标. 2009
[12]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邹江石,聂毓琦,潘启民,傅春霞,郑为认,裔承宽. 1989
[13]Ⅱ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2
[14]化杀灵在油菜三系杂交制种中的应用效果. 单忠德,孙明法,孙红芹,唐红生. 2006
[15]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的产量表现与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任仲玲,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 2010
[16]杂交中籼稻天丰优269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 严国红,姚立生,孙明法,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 2007
[17]天丰优26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刘玉春,唐红生,王爱民,任仲玲. 2007
[18]优质杂交中粳徐优201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 2006
[19]甘蓝制种不同定植密度及定植方式试验. 潘永飞,戴忠良,潘跃平. 2015
[20]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香米水稻新品种盐申稻83006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代金英;胡蕾;高润红;程新杰;宛柏杰;张梦龙;施伟;朱国永;唐红生;邓晔;孙明法
关键词:水稻;小孢子培养;优质;盐申稻83006
-
耐盐优质水稻新品种盐稻18号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代金英;岳红亮;赵绍路;朱静雯;刘凯;孙一标;张桂云;朱国永;唐红生;王爱民;严国红;庄东英;孙明法
关键词:水稻;耐盐;优质;盐稻18号
-
水稻垩白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新杰;施伟;张梦龙;岳红亮;代金英;胡蕾;朱国永
关键词:水稻;垩白;遗传机制;形成机理;栽培条件
-
施氮量对江苏沿海地区中熟中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胡蕾;孙一标;张桂云;代金英;朱静雯;王爱民;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
关键词:氮肥;粳稻;产量;品质
-
氨基酸对水产动物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武肖;江青青;夏斯蕾;田红艳;刘飞;杨文平;於叶兵;杨志刚;许志强;诸永志;王爱民
关键词:氨基酸;水产动物;肌肉品质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91393机械化制种技术
作者:朱孔志;孙一标;丁世峰;徐鸿诚;吴海峰;王爱民;陈锦珠;李哲;顾舒雯
关键词:杂交水稻;盐两优91393;机械化制种
-
二氢卟吩铁对不同播期小麦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蕾;孙一标;朱静雯;季英华;朱国永;魏利辉;王爱民
关键词:二氢卟吩铁;小麦;生育期;产量;生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