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斑玉蕈不同交配型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越 1 ; 陈辉 2 ; 冯志勇 1 ; 赵静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发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3.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斑玉蕈;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菌丝形态;代谢特性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4 年 0 卷 09 期

页码: 131-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2个斑玉蕈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与交配型鉴定,并对不同交配型单核体的代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斑玉蕈菌株均出现2种交配型,2种交配型比例不一致,且2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不符合1∶1分离比,交配型比例上出现明显的偏差现象。2个菌株中,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的菌丝形态有明显差别,代谢过程中的菌丝生物量及发酵液的pH、还原糖含量和电导率均存在差异,表明在这2个菌株中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的菌丝形态及代谢特性与交配型因子相关。

  • 相关文献

[1]香菇单核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菌丝交配型测定. 潘迎捷,伯海英,沈宗英. 1993

[2]两株真姬菇菌株培养料配方试验. 潘辉,郭力刚,李正鹏,陆欢. 2022

[3]单核和同核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马爱民,凌霞芬,贺东梅,冯志勇,伯海英. 1994

[4]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 潘迎捷,廖汉泉,张树庭,尤美莲,赵炯. 1993

[5]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鲍大鹏,李宏盛,冯磊,梁保东,林范学. 2012

[6]斑玉蕈菌株的IGS2序列和RAPD分析. 潘越,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张津京. 2013

[7]斑玉蕈菌种质量LBL评价法作用机理初探. 赵楚楚,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张津京. 2013

[8]斑玉蕈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津京,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 2011

[9]培养基中添加海藻糖对大球盖菇、斑玉蕈菌丝生长的影响. 杨焕玲,查磊,赵旭,赵妍,王倩,余昌霞,陈明杰. 2019

[10]蟹味菇和白玉菇的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评价与分析. 吴莹莹,鲍大鹏,李燕,李金鑫,王莹,周陈力,曹娜,高利慧,陈洪雨. 2021

[11]斑玉蕈栽培菌株遗传变异与生长速率GWAS分析. 龚明,李燕,鲍大鹏,尚俊军,杨瑞恒,周陈力,万佳宁,吴莹莹. 2021

[12]信息素信号通路基因在斑玉蕈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 陈辉,郝海波,赵静,王倩,隽加香,陈明杰,冯志勇,张津京. 2020

[13]斑玉蕈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皂苷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陈辉,冯志勇,冯川,陈明杰,汪虹,王倩,宋晓霞,赵妍,叶明,张津京. 2017

[14]CWI和HOG信号通路基因在斑玉蕈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吴雪兰,郝海波,黄建春,王倩,陈明杰,冯志勇,陈辉,张津京. 2021

[15]芳香族化合物对斑玉蕈菌丝生物量、漆酶活性及其转录水平的影响. 张津京,陈明杰,冯志勇,黄建春,宋晓霞,汪虹,陈辉. 2016

[16]曲酸对斑玉蕈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酶的影响研究. 张津京,汪虹,陈明杰,王倩,宋晓霞,隽加香,冯志勇,叶明,陈辉. 2018

[17]外源性L-抗坏血酸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氧化还原体系的影响. 戴建成,陈辉,张津京,郝海波,韩灿灿,赵明文,冯志勇. 2021

[18]精氨酸对斑玉蕈菌丝生长的影响. 黄天宇,唐利华,郑婷婷,万佳宁,邹根,鲍大鹏,李福后,龚明. 2023

[19]斑玉蕈重组异核体菌株节孢子遗传转化效率差异性分析. 姜珊,周陈力,尚俊军,李燕,邹根,汪滢,王刚,鲍大鹏. 2023

[20]农杆菌介导的斑玉蕈遗传转化. 孙运奇,陈辉,张津京,陈明杰,冯志勇,汪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