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眼柄摘除方法对对虾亲虾存活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翁雄 1 ; 李春晓 2 ; 周文坚 1 ; 李卓佳 1 ; 李有宁 1 ; 杨铿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2.汕头市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对虾;亲虾;眼柄摘除;存活率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2 年 39 卷 24 期

页码: 138-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对虾亲虾眼柄摘除手术的存活率,比较使用弯头尖嘴钳和医用镊子进行对虾亲虾眼柄摘除手术的亲虾催熟期存活率。结果表明,使用弯头尖嘴钳手术时,日本囊对虾亲虾催熟期存活率为59.3%,明显高于使用医用镊子时的49.7%,存活率提高9.6%。使用弯头尖嘴钳手术时,斑节对虾亲虾催熟期存活率为93.3%,存活率明显高于日本囊对虾。尖嘴钳用于眼柄摘除手术的技术改进,有助于提高育苗生产的亲虾存活率。

  • 相关文献

[1]中国对虾自然感染与人工感染WSSV抗病力的比较. 张天时,李素红,孔杰,王伟继,罗坤,孟宪红. 2009

[2]中国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野生群体不同时期的生长、存活比较. 罗坤,孔杰,孟宪红,栾生. 2015

[3]三疣梭子蟹细胞Cdk7基因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表达. 贾复龙,孟宪亮,刘萍,李健,高保全. 2016

[4]中国对虾亲虾反季节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张庆文,孔杰,刘萍,王伟继,孟宪红,宋全山,刘勇. 2003

[5]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亲虾子代的跟踪检测. 江世贵,翁少萍,吕玲,苏天风,何建国. 2003

[6]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亲虾的感染及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 江世贵,何建国,吕玲,邓敏,江静波,王维部,陈怡飙,马之明. 2000

[7]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张庆文,孔杰,栾生,刘寿堂,刘龙常,王亚维. 2005

[8]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亲虾人工感染及对子代影响的PCR检测. 刘萍,ns.qd.sd.cn,孔杰,石拓,刘志鸿,李健,韩玲玲. 1999

[9]对虾暴发性流行病药物应用试验初报. 杨仲明. 1996

[10]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11]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研究. 刘娇,曲克明,刘海英,朱建新,李健,马德林. 2008

[12]采用OIE标准检测养殖对虾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PCR检出类型. 袁颜颜,杨冰,万晓媛,刘笋,刘天齐,黄倢. 2015

[13]我国一株新型黄头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 朱罗罗,张庆利,万晓媛,邱亮,马芳,黄倢. 2016

[14]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ELISA快速检测. 史成银,黄倢,宋晓玲. 1999

[15]Cu污染条件下封闭循环水养虾系统的效能. 程波,刘鹰,杨红生,高喜燕. 2011

[16]对虾养殖模式对比及经济效益分析. 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徐煜,苏浩昌,虞为. 2020

[17]免疫增强剂在对虾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兰萍,宋晓玲,张辉. 2008

[18]对虾配合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李兆新,李晓川. 2000

[19]偶氮氯膦(Ⅲ)光度法测定海水及对虾体内稀土总量的研究. 辛福言,袁有宪,曲克明. 1997

[20]不同养殖措施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效果的初步研究. 李健,孙修涛,刘德月,戴芳钰,赵法箴,赵炳炎,马云祥,吴尚国.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