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轻微加工熟制鲐鱼品质特性及腐败菌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永杏 1 ; 唐峰华 1 ; 郭全友 1 ; 李保国 1 ;

作者机构: 1.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轻微加工熟制鲐鱼;品质特性;残留菌;组胺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0 年 05 期

页码: 207-21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以轻微加工熟制鲐鱼为对象,比较原料鲐鱼和熟制鲐鱼品质特性,分析了商业无菌保温过程中熟制鲐鱼品质变化及其安全性,并采用Biolog和16S rDNA分子鉴定法确定导致胀袋的腐败菌。结果表明:加工后鲐鱼盐分质量分数和pH值明显升高,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菌落总数大幅下降;熟制鲐鱼商业无菌贮藏前后,气味、外观、弹性和滋味的感官评定结果差异均不显著(P>0.05);商业无菌保温初始点样品(A0)和保温终点样品(A1)菌落总数均小于2(lg(CFU/g));商业无菌贮藏期间胀袋样品(B1、B2、B3和B4)菌落总数在4~6(lg(CFU/g))之间,已超过安全限量;从胀袋样品中共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和短杆菌;贮藏过程中A0和A1的pH值均高于B1、B2、B3和B4,且A0、A1和B1~B3的pH值呈下降趋势,仅B4升高;胀袋样品(除B2外)与未胀袋样品的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差异性均显著(P<0.05);保温实验前后未胀袋熟制鲐鱼(A0和A1)的组胺含量均低于检出限(5 mg/100 g)。本实验为轻微加工熟制鲐鱼产品的优化,控制产品品质及安全性提供支撑。

  • 相关文献

[1]南美白对虾即食虾仁常温贮藏品质变化与货架期研究. 郭全友,王晓晋,姜朝军. 2018

[2]非挥发性生物胺对组胺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的影响. 丁海燕,王联珠,盛晓风,赵艳芳,翟毓秀,尚德荣. 2015

[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及水产加工品专业委员会第33届会议概况. 郭莹莹,王联珠,殷邦忠,郭薇,林洪,李乐,朱文嘉. 2015

[4]分光光度法测定鱼罐头中组胺的方法改进. 朱文慧,周德庆. 2008

[5]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含量. 邢丽红,冷凯良,孙伟红,李兆新,苗钧魁,翟毓秀. 2011

[6]鲭鱼品质评价及品质变化与组胺含量研究进展. 孙项丽,郭莹莹,于秀娟,王静媛,文艺晓,王联珠. 2019

[7]鲤血液组胺变化的初步研究. 王鸿泰,章龙珍,曾勇,黄凤翥. 1997

[8]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罐头中的组胺. 金高娃,蔡友琼,于慧娟,钱蓓蕾. 2010

[9]中华绒螯蟹质量安全新兴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高建操,杜金梁,邵乃麟,张幸,李昺之,宋超,徐跑,徐钢春. 2022

[10]不同储藏温度下鲅鱼组胺含量与其品质变化的关系. 孙项丽,王联珠,郭莹莹,江艳华,王婧媛,尹大芳. 2020

[11]鲭鱼生物胺生成菌的分离与鉴定. 郝淑贤,魏涯,周婉君,杨贤庆,李来好,胡晓,林婉玲,邓建朝. 2015

[12]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第49届会议概况. 郭莹莹,王联珠,刘奂辰,朱文嘉,李振兴. 2018

[1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及水产加工品专业委员会第34届会议概况. 朱文嘉,李乐,郭莹莹,李振兴,江艳华. 2016

[14]卵形鲳鲹鱼片热风干燥条件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石慧,杨少玲,吴燕燕,林婉玲,杨贤庆,黄卉. 2019

[15]宁德地区养殖大黄鱼形态组织结构与品质特性. 吴燕燕,陶文斌,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林婉玲,荣辉. 2019

[16]肌肉改性处理对鸢乌贼品质的影响. 黄卉,魏涯,杨贤庆,岑剑伟,赵永强,陈胜军,胡晓,王悦齐,郝淑贤. 2020

[17]含盐量对腌制大黄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吴燕燕,陶文斌,郝志明,林婉玲,杨贤庆,杨少玲,魏涯,潘创. 2019

[18]不同养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黄鱼品质评价和等级判定. 石钰琢,郭全友,郑尧,黄海潮,李保国. 2022

[19]解冻方式对冷冻秋刀鱼品质的影响. 王凤玉,曹荣,赵玲,任丹丹,刘淇. 2015

[20]两种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品质的影响. GUO Quan-you,郭全友,LI Song,李松,JIANG Chao-jun,姜朝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