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工夫红茶萎凋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振康 1 ; 陈加友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工夫红茶;工艺参数;响应面;感官品质

期刊名称: 福建茶叶

ISSN: 1005-2291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优化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 相关文献

[1]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2]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3]工夫红茶专业感官审评与大众化品鉴. 张方舟. 2010

[4]高香型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 王振康,邬龄盛,郭少平,叶石铃. 2010

[5]海芦笋硅窗气调包装工艺参数优化. 陆东和,张慜,蔡金龙,周祥. 2010

[6]不同加工技术对茗科1号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张磊,吴志丹,王丽丽,杨军,陈芝芝,王让剑,王定锋. 2013

[7]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品质的影响. 邱珊莲,林宝妹,张少平,洪佳敏,张帅,郑开斌. 2019

[8]有机白茶和常规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林燕萍,张见明,陈泉宾,黄毅彪,陈荣冰. 2020

[9]保压时间对白茶饼物理特性和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陈键,宋振硕,林清霞,王丽丽,傅永兴,陈林. 2022

[10]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 2013

[11]模糊数学法在即食杏鲍菇评价中的应用. 翁敏劼,陈君琛,赖谱富,沈恒胜,杨艺龙. 2016

[12]罐藏新鲜银耳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李怡彬,陈虹,郑明初,梁静. 2006

[13]九龙袍品种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 2015

[14]萎凋失水率对瑞香绿茶品质的影响. 陈志辉,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 2012

[15]即食香菇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陈君琛,翁敏劼,孔智伟,李怡彬,沈恒胜. 2013

[16]白茶感官品质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孔祥瑞,王让剑,杨军,郭吉春. 2013

[17]不同压饼方式对白茶饼品质的影响. 张应根,王秀萍,陈泉宾,林荣溪. 2023

[18]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宋振硕,卫聿铭,李铁汉,项丽慧,张应根,陈林,宁井铭. 2024

[19]双孢蘑菇W19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 曾志恒,程翊,曾辉,丁中文,戴建清. 2013

[20]外加营养源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和洛伐他汀的影响. 陈慎,黄颖颖,陆东和,杨成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