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灭非灵对尼罗罗非鱼乙酰胆碱酯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光明 1 ; 顾党恩 1 ; 朱赟杰 1 ; 牟希东 1 ; 罗建仁 1 ; 胡隐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灭非灵;尼罗罗非鱼;乙酰胆碱酯酶;抗氧化酶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8 期

页码: 95-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特异性防控药物灭非灵对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杀机理,测定暴露在亚致死浓度的尼罗罗非鱼脑、鳃、肝脏和肌肉4种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暴露之后,ACh E活性在脑、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均受到显著抑制。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脑和鳃中无显著性变化,而在肝脏和肌肉中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脑中显著下降,在肝脏中显著升高,在鳃和肌肉中先升高后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4种组织中均显著升高,且在肝脏中的增幅最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肝脏中显著升高,由此推测鱼体内可能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灭非灵可能是通过抑制尼罗罗非鱼体内ACh E活性,并促使鱼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其特异性防控的效果。

  • 相关文献

[1]“灭非灵”对观赏鱼养殖池塘中外来种尼罗罗非鱼的杀灭效果. 顾党恩,余梵冬,杨叶欣,马光明,胡隐昌,牟希东,徐猛,刘超,罗渡,韦慧. 2018

[2]“灭非灵”对尼罗罗非鱼鳃、肝和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马光明,顾党恩,牟希东,罗渡,朱赟杰,罗建仁,胡隐昌. 2015

[3]二硫代磷酸酯类对尼罗罗非鱼和鲮体内AChE酶活性的影响. 马光明,顾党恩,罗渡,牟希东,罗建仁. 2015

[4]温度与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协同影响. 强俊,任洪涛,徐跑,何杰,李瑞伟. 2012

[5]氨氮与拥挤胁迫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联合影响. 强俊,徐跑,何杰,王辉,李瑞伟. 2011

[6]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分子细胞学证据. 董在杰,尤洋,袁新华,陈家长,徐跑. 2010

[7]尼罗罗非鱼肠道及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与链球菌病的相关性研究. 刘志刚,卢迈新,可小丽,王淼,张德锋. 2018

[8]斑节对虾不同组织乙酰胆碱酯酶对三唑磷的响应. 李红艳,张喆,陈海刚,马胜伟,陈炜婷,蔡文贵. 2013

[9]鸡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提取研究. 邱朝坤,孙广东,刘晓宇,吴谋成,杨健,徐盈. 2007

[10]鲫鱼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测定及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研究. 刘晓宇,郝强,吴谋成,杨健,徐盈. 2006

[11]三氯杀螨醇对泥鳅血清GST和AChE活力的影响. 李娟,陈洁文,甘居利,柯常亮. 2011

[12]六溴环十二烷暴露对红鳍笛鲷脑乙酰胆碱酯酶和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评价. 陈海刚,巩秀玉,张喆,马胜伟,张林宝,胡莹,蔡文贵,贾晓平. 2016

[13]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血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陈家长,冷春梅,胡庚东,瞿建宏. 2008

[14]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胁迫下红鳍笛鲷不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 秦洁芳,陈海刚,蔡文贵,杨涛,贾晓平. 2011

[15]三甲基氯化锡对斑马鱼(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志斐,龚望宝,谢骏,王广军,余德光,郁二蒙,王海英,唐小江. 2011

[16]鲫鱼肝脏AChE的提取及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效应研究. 刘晓宇,王斌,吴谋成,杨健,徐盈. 2007

[17]凡纳滨对虾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分布及对有机磷农药敏感性分析. 王元,周帅,房文红,周俊芳,胡琳琳. 2012

[18]毒死蜱胁迫下WSSV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 刘强,周俊芳,房文红,王元,李新苍,周帅. 2013

[19]鲫鱼肌肉AChE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 刘晓宇,欧阳学升,吴谋成,杨健,徐盈. 2007

[20]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尼罗罗非鱼的食源分析. 徐姗楠,陈作志,黄洪辉,黄小平,李适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