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地区与环渤海湾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水产动物分离株的表型与遗传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潇 1 ; 张正 2 ; 王丽芳 2 ; 于永翔 2 ; 王印庚 2 ; 廖梅杰 2 ; 谢国驷 2 ; 邢婧 1 ; 张浩 2 ; 王凯 2 ; 许悦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水产养殖;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毒力表型;毒力基因;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2021 年 61 卷 007 期

页码: 2101-2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PDD)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内的重要病原菌,可导致多种海洋生物患病死亡,近年来在我国不同养殖区域内均有发现和报道.[目的]通过生理代谢表型、毒力基因分布和分子遗传分析,系统比较我国海南地区和环渤海湾不同株系PDD的表型与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定PDD的蔗糖发酵能力、运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通过PCR检测质粒pPHDD1复制起始点基因pPHDD1 replication origin和毒力基因dly,hlyApl,hlyAch,plpV;基于toxR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16株PDD的遗传关系.[结果]4株PDD蔗糖发酵测试呈阳性,12株PDD蔗糖发酵测试呈阴性.不同株系PDD运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环渤海湾分离株Pdd1608、Pdd2009和Pdd1704的运动能力较强.仅有环渤海湾分离株Pdd1608表现为强溶血性、强磷脂酶活性;海南地区分离株Pdd1612和Pdd0912表现为弱溶血性、无磷脂酶活性;其余菌株表现为弱溶血性、弱磷脂酶活性.菌株Pdd1608的毒力基因谱为pPHDD1 replication origin-dly-hlyAp-hlyAch-plpV,其余菌株的毒力基因谱为hlyAch-plpV.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不同株系PDD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流行于海南地区和环渤海湾的PDD可能都由多克隆种群组成,它们具有复杂的表型特征、相似的毒力基因分布和高度的遗传多样性.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