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超 1 ; 鲁翠云 1 ; 郑先虎 1 ; 程磊 1 ; 徐鹏 2 ; 孙效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
关键词: 鱼类;鳍条;保存方法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22-24
摘要: 鳍条是研究鱼类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组织样本,长期保存的鳍条为实验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组DNA。本研究介绍一种便捷保存鱼类鳍条用于DNA提取的方法——干燥法,并说明了用此方法保存鲤(Cyprinus carpio)、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和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鳍条效果。采集新鲜鳍条,贴在滤纸等吸水性强的纸张上,覆盖另一张滤纸,防止受潮、霉变,自然干燥后在室温保存3个月。剪取部分鳍条样本,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方法检测基因组DNA的质量。结果显示:用干燥法保存的3种鱼类的鳍条样品,提取获得的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值在1.82~1.89之间,OD260/OD230值在2.29~2.70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明亮,可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本研究证实用干燥法长期保存鱼类鳍条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珍贵样品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为远距离、大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提供了便捷的选择。
- 相关文献
[1]利用鳍条研究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与生长. 江建军,许柳雄,朱国平,郭志勋,朱伟俊. 2019
[2]波纹唇鱼染色体制备及核型的初步研究. 周丽青,杨爱国,吴彪,程鹏,于宏,王华,雷霁霖. 2010
[3]高盐度海水氮磷营养盐保存技术研究. 乔培培,陈丕茂,冯雪. 2014
[4]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龙华. 2003
[5]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6]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7]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8]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9]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10]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1]鱼类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Zhang Bo,张博,Song Wenping. 2012
[12]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3]鱼类下丘脑增食欲素(Orexin)研究进展. 刘滨,雷霁霖,刘新富,孟振,洪磊. 2010
[14]“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15]鱼类鳃丝线粒体丰富细胞的研究进展. 刘奇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 2015
[16]黄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鱼类重要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展望. Zhang Jianjun,张建军,Xing Juanjuan,邢娟娟. 2014
[17]中国近、现代内陆水域鱼类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回顾. 邢迎春,赵亚辉,张春光,杨君兴,唐文乔,樊恩源. 2013
[18]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19]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20]春、秋季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 宋超,侯俊利,赵峰,张涛,杨刚,庄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淡水重要养殖鱼类抗病和抗逆性状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刘永新;邵长伟;郑先虎
关键词:鱼类;淡水养殖;抗病;抗逆;育种研究
-
鲤PPARγ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
作者:周佳;刘天奇;孙志鹏;吉宇丹;鲁翠云;曹顶臣;郑先虎
关键词:鲤;PPARΓ基因;基因表达;脂肪沉积
-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作者:鲁翠云;孙志鹏;曹顶臣;耿龙武;那荣滨;吴学工;郑先虎
关键词:梭鲈;线粒体COⅠ基因;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
乌苏里江饶河段鱼类的早期资源及其产卵场位置推测
作者:刘嘉成;王继隆;李培伦;鲁翠云;张辉
关键词:乌苏里江;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
梭鲈快速生长品系F3基因型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作者:潘亚丹;鲁翠云;孙志鹏;刘天奇;张渴新;郑先虎
关键词:梭鲈;基因型;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
黑龙江流域草鱼养殖群体种质特征
作者:王瑞;鲁翠云;孙志鹏;刘天奇;常玉梅;刘鹏;曹庆;郑先虎
关键词:草鱼;形态性状;肌肉营养成分;酶活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
基于"宁芯3号"基因组育种芯片和机器学习的大黄鱼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作者:赵吉;冯苗胜;柯巧珍;王家迎;江汀森;吴雄飞;彭士明;白玉麟;沈伟良;周涛;濮菲;徐鹏
关键词:大黄鱼;宁芯3号;种质鉴定;机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