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岳芳 1 ; 陈留根 1 ; 周炜 1 ; 王子臣 1 ; 薛新红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优质粳稻;施氮量;氮素吸收;氮素运转;氮肥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09 年 21 卷 07 期

页码: 22-24+28

摘要: 在大田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条件下,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南粳44氮素吸收运转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抽穗前和成熟期的氮素累积量及结实期植株的氮素运转量,但明显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的表现趋势基本相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人工插秧较机械插秧更有利于提高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累积比例、结实期氮素运转量和运转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而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运转贡献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低于机械插秧。

  •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水稻两优363制种的施氮量效应. 王伟义,崔必波,孙扣忠,王春云,许正荣. 2014

[2]东海县优质中晚粳稻田组合安全用药模式研究. 陈小龙,史明武,王冬兰,程金金,张志勇,刘贤金,余向阳. 2020

[3]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南粳5758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 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赵凌,周丽慧,姚姝,赵春芳,梁文化,路凯,王才林. 2022

[4]优质中抗稻瘟病粳稻新品种连粳317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邢运高,刘艳,卢百关,徐波,孙志广,王德荣,徐大勇,王宝祥. 2024

[5]江淮稻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 姚姝,陈涛,赵春芳,周丽慧,赵凌,梁文化,赫磊,路凯,朱镇,赵庆勇,管菊,王才林,张亚东. 2024

[6]钾对不同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朱艳,王绍华,曹卫星. 2009

[7]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8]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9]废弃物基水热炭改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侯朋福,薛利红,冯彦房,余姗,杨林章. 2020

[10]氮肥底追比例及施硫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张红,张兴卫. 2017

[11]适宜缓释肥用量优化油菜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 陶玥玥,孙灵湘,张建栋,王海候,孙华. 2023

[12]氮肥运筹对甘薯干物质累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董月,王会方,汪吉东,宁运旺,张永春. 2017

[13]施氮对两优培九根系生长的影响及根系性状与氮素累积量的相关性. 张岳芳,王余龙,陈留根,董桂春,杨连新,黄建晔,陈培峰. 2007

[14]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5]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珊珊,刘绪,薛利红,侯朋福,刘雅文,王绍华,杨林章. 2018

[16]水田和旱地无人机飞播油菜适宜缓释肥用量. 陶玥玥,黄萌,朱赟德,田婷,余意雯,王海候,孙华. 2025

[17]水稻产量对氮肥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 刘立军,王康君,卞金龙,熊溢伟,陈璐,王志琴,杨建昌. 2014

[18]黄淮稻区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孙志广,王宝祥,剧成欣,杨波,邢运高,徐波,刘艳,代慧敏,李景芳,迟铭,刘金波,李健,陈庭木,卢百关,方兆伟,徐大勇. 2019

[19]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郭智,陈留根,张岳芳,王鑫. 2016

[20]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肖敏,张丽萍,陈留根,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