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梓全 1 ; 姜丽丽 2 ; 曹士亮 2 ; 王石 2 ; 龚振平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叶基部;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65-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叶基部为外植体,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同时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叶基部愈伤诱导率差异显著,B73愈伤诱导率最高,达74.30%;苗龄为7d时的外植体诱导愈伤效果最理想;2.2mg/L的2,4-D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mg/L 6-BA时铁7922和农大178再生频率最高,添加2mg/L 6-BA时B73和昌7-2再生频率最高。玉米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可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亚麻转基因植株的再生及生根培养的研究. 王玉富,周思君,刘燕,李希臣,康庆华,王国英. 2000
[2]大豆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Ⅰ 培养基、基因型、植物激素对诱导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 隋德志,王连铮,尹光初,雷勃君. 1989
[3]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 付迎军,任海祥,白艳凤,王延峰,孙殷会,黄艳胜,邵广忠,孙广权. 2004
[4]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刘文萍,刘建新,南相日,张丽娟,盛万民,张举梅. 2015
[5]草莓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郭亚华,于志明,邓立平,张英臣. 1991
[6]从大豆幼胚诱导器官发生再生植株. 周思君,尹光初,雷勃钧,何志鸿,卢翠华,张开旺,钱华. 1990
[7]应用生物技术脱除大蒜病毒的研究. 刘文萍,于世选,韩玉芹,赵日. 1992
[8]从大豆幼胚诱导胚胎发生再生植株. 周思君,尹光初,雷勃钧,何志鸿. 1989
[9]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障碍及研究进展. 周思军. 2001
[10]红王子锦带花药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周沫,姚雪. 2024
[11]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司亮,谭魏,尤海波,孙伟. 2009
[12]水稻花药培养方法改良探讨. 李大林,张云江,刘大力. 2000
[13]玉米离体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付迎军. 2004
[14]仙客来愈伤诱导抗褐化研究. 赵跃坤. 2009
[15]仙客来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王波,王鹤,谭巍,任如意,郭长虹. 2007
[16]亚麻不同阶段愈伤组织的蛋白组分初探. 王克臣,冷超,黄文功,李冬梅,高波,李明. 2008
[17]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分析. 李大林. 2004
[18]水稻淀粉分支酶SBE3基因RNAi载体构建及愈伤组织转化影响因素. 杨忠良,徐振华,刘海英,刘会,高洪儒,赵北平,黄翠. 2015
[19]黄瓜花药培养影响因素. 孟静静,司龙亭,李坤. 2012
[20]黑亚14号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 王克臣,冷超,黄文功,李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盐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基于产量相关性状SSR分子标记的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
作者:雷蕾;关哲允;曹士亮;王玉民;林春晶;彭宝;刘鹏;赵丽梅;李志刚;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SSR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群;遗传多样性
-
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珊;张建国;于滔;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王成波;段雅娟;欧英卓;赵晴;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籽粒;品质性状;QTL定位;分子遗传
-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研究
作者: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刘宝民;刘长华;褚力嘉;段亚娟
关键词:玉米;耐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作者:姚玉波;张树权;柴永山;马春梅;龚振平
关键词:大豆;氮素;积累;特性
-
基于SLAF-Super BSA技术的玉米萌发期耐冷性定位的初步研究
作者:曹士亮;于滔;董玲;刘宝民;王成波;李文跃;杨耿斌;武尔娜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SLAF;BSA
-
不同大豆品种根瘤菌AFLP分析
作者:姚玉波;马春梅;龚振平;柴永山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AFLP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