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小麦杂种F_1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产生和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杰 1 ; 仲裕泉 1 ; 薛淑伦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所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1983 年 09 期

页码: 5-8+49

摘要: 通过远缘杂交来组合大小麦优良性状的尝试由来已久(Farrer,1904;Pridham,1914;Water House,1930;Gordon和Law,1932;Ahokos,1970),但都由于杂种胚乳以及胚的早期退化而未能成功.直到1973年,Kruse采用植物激素赤霉酸处理母本柱头和杂种幼胚的离体培养方法才获得大小麦属间杂种植株.此后,许多育种家采用了Kruse的方法,也获得了大小麦杂种,并由此产生了添加系.然而,Kruse的胚培成苗率受到大小麦杂种胚本身发育程度的影响,这使它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