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留树保鲜技术对油甘果实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邵雪花 1 ; 匡石滋 1 ; 黄建辉 2 ; 欧阳嘉敏 2 ; 万妍 2 ; 赖多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农业服务中心

关键词: 油甘;留树保鲜;果实品质;营养成分;酶活力;口感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007 期

页码: 140-14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究留树保鲜技术在油甘生产中的可行性,以‘上湖仙’油甘正季果(11月采摘)和留树保鲜果(1月采摘、4月采摘)为试验材料,采用微量法测定果实的氨基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糖(总糖、还原糖和蔗糖)、营养成分(水溶性果胶、单宁、纤维素和还原型抗坏血酸)、功能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类黄酮、原花青素和总酚)和活性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羧酸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24个指标。结果表明,‘上湖仙’油甘留树保鲜与正季采收相比,氨基酸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积累量与留树保鲜的时间呈正比;果实中总糖、蔗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且留树保鲜时间越长下降程度越显著;水溶性果胶的含量与正季油甘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单宁和纤维素含量与正季油甘相比显著降低,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显著升高;总抗氧化能力、原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其中总酚含量下降了77.75%。油甘果实中8种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留树保鲜与正季采收相比,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碱性磷酸酶、羧酸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含量显著升高,其中过氧化物酶提升1.5倍,酸性磷酸酶下降了75.42%。‘上湖仙’油甘留树保鲜虽然会稍微降低果实的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但是可增加氨基酸和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含量,减少单宁、酚类和纤维素的积累而降低果实的涩味、增加化渣率,从而提升果实口感和商品性,可在油甘生产中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留树保鲜技术对橄榄果实品质的影响. 邵雪花,刘传滨,匡石滋,赖多,刘传和,贺涵,肖维强. 2023

[2]两种砧木对年橘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姜小文,曾继吾,姜波,易干军,石雪晖. 2012

[3]贡柑果实延期采收技术研究. 吴文,马培恰,唐小浪,黄永敬,姚燕球,李雄标,李健强,何锦洪. 2011

[4]不同地形对年橘留树保鲜果实品质的影响. 姜小文,曾继吾,姜波,黄永红,石雪晖. 2011

[5]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匡石滋,林文胜,高国华. 2019

[6]鲜食余甘子新品种'上湖仙油甘'.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刘传和,贺涵,朱乃兵,林文胜,匡石滋. 2021

[7]柑橘留树保鲜研究进展. 陶爱群,易干军,石雪晖,姜小文. 2012

[8]年橘留树保鲜过程中对~(15)N的吸收和分配研究. 姜小文,陶爱群,曾继吾,姜波,钟云,易干军. 2016

[9]饲养模式对黄鸡肉质及相关性能的影响研究. 瞿浩,邵两兵,张厂,杨冬辉,舒鼎铭,杨纯芬,李重生,徐斌,黄爱珍,郑凤珊. 2008

[10]黄酒生产用纯种根霉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刘磊,吴晖,刘冬梅,魏振承,唐小俊. 2013

[11]常见饲用酶制剂测定方法的比较. 禹慧明,林勇,徐有良,刘定发. 2002

[12]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菠萝浆品质的影响. 李依娜,邹颖,余元善,邹波,肖更生,吴继军. 2021

[13]酶制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黄燕华,冯定远. 2009

[14]有机硒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王燕,蒋宗勇,高玉云. 2009

[15]蛋鸭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林映才,蒋守群,张罕星. 2009

[16]天然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研发问题之浅见. 彭新远,符应琳,肖传明,莫棣华. 2009

[17]我国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Zhou Guilian,周桂莲,Jiang Shouqun,蒋守群. 2009

[18]提高肉品质量安全的营养调控技术. 周桂莲,林映才,蒋宗勇,陈芳,马现永. 2009

[19]不同冬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 2004

[20]不同加工保藏工艺对黑米皮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张名位,池建伟,魏振承,徐志宏,张瑞芬.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