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酚酸提取工艺优化及产区与品种差异对酚酸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淑芳 1 ; 董飞 1 ; 王刚 1 ; 俞明正 1 ; 徐剑宏 1 ; 史建荣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酚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优化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40 卷 22 期

页码: 306-31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NaOH浓度、液料比、乙酸乙酯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量的影响,并优化提取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产区主栽小麦品种差异对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浓度、液料比、乙酸乙酯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量影响显著,经响应面优化获得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1.56 mol/L、液料比15.53∶1(mL/g)、萃取时间17.33 min、萃取2次。在此提取条件下,小麦籽粒中酚酸提取量达到1 055.99 mg/kg。小麦中主要有9种酚酸,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p-香豆酸、芥子酸和阿魏酸,其中阿魏酸为主要酚酸,占总酚酸的73.07%~89.01%。江淮麦区宁麦14中总酚酸含量最高,达1 001.12 mg/kg,与该产区的保麦6号、淮麦33有显著性差异;黄淮麦区的新麦26中总酚酸含量最高,为1 016.03 mg/kg,与该产区的矮抗58、百农207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不同产区主栽小麦品种的差异对酚酸含量的影响极大。

  • 相关文献

[1]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张国伟,刘瑞显,杨长琴,杨富强. 2015

[2]麦秸还田下翻耕和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查显宝,冯长云,于建光,焦加国,肖新. 2020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秸秆浸提液或腐解液中12种酚酸. 于建光,常志州,王宁,石祖梁,卢信,张传辉. 2016

[4]外源酚酸对水稻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 顾元,常志州,于建光,宗良纲. 2013

[5]市售洋槐蜜多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紫燕,李春阳,张红城. 2016

[6]小麦秸秆还田后茬棉田土壤NO3--N和酚酸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李佳男,杨长琴,束红梅,张国伟,王晓婧,刘瑞显,陈嘉敏,王飞兵,陈新红. 2023

[7]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棉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张国伟,杨长琴,张雷,倪万潮. 2016

[8]转基因抗病小麦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史建荣,吴季荣,徐剑宏,林凡云,祭芳. 2010

[9]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李筠,冷苏凤,王龙,任立凯,李强. 2010

[10]普通小麦望水白矮秆多蘖突变体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卞能飞,温明星,高润红,王海燕,王秀娥. 2013

[11]江苏省小麦田杂草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的研究. 李永丰,李宜慰,娄群峰,黄开红,周恒昌. 2001

[12]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13]江苏首次发现小麦条纹病毒病. 邓金花,范永坚,熊如意,程兆榜,刘海建,成长庚,游树立,邢卫锋,周雪平,周益军. 2005

[14]稻秸秆覆盖田小麦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态性及其拮抗物质的分析. 曹启光,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陈怀谷. 2005

[15]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16]小麦纹枯菌拮抗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相关性状的研究. 陈丽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王其秀,朱韬,陈怀谷,王宗华. 2005

[17]小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AFLP标记. 于嘉林,何震天,陈秀兰,聂桓,韩月澎,王锦荣. 2003

[18]长江下游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探讨.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周朝飞. 2001

[19]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20]几个除草剂品种对小麦安全性评价. 吴竞仑.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