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济世 1 ; 刘春增 1 ; 吕玉虎 2 ; 王守刚 1 ; 曹卫东 3 ; 张玉亭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化肥减量;水稻;叶面积指数;植株磷素;土壤磷素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82-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紫云英还田替代部分化肥是豫南稻区节肥增效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探讨等量紫云英还田条件下,不同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磷素供应和水稻磷素吸收的影响,依托豫南稻区紫云英与化肥配施的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08年),共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100)、等量紫云英还田(22.50 t/hm~2)与不同用量化肥配施(100%化肥,MVF100;80%化肥,MVF80;60%化肥,MVF60;40%化肥,MVF40)],通过分析2021年的数据,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及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VF100、MVF80处理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8.52%、7.14%;MVF100处理成熟期秸秆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显著提高了12.84%;MVF80处理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较F100处理增加了11.05%,但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和F100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处理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均低于F100处理,而MVF100、MVF60处理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高于F100处理。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整体上与F100处理无显著差异。其中,孕穗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含量和积累量均以MVF100处理最高,成熟期均以MVF60处理最高。综合考虑,豫南稻区紫云英还田22.50 t/hm~2可替代20%~40%的化肥,替代效果和单施化肥无显著差异。随后,通过显著相关的二次曲线关系发现,适量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可提高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而要达到最高的成熟期穗干物质积累量所需的最佳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含量为7.56 mg/kg,叶面积指数为7.02,以MVF60处理接近最佳值。综上,我国南方稻田紫云英还田22.50 t/hm~2与60%化肥配施效果较好。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张济世,刘春增,郑春风,张琳,张香凝,吕玉虎,曹卫东,张玉亭. 2023

[2]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化肥减量配施紫云英还田的响应. 刘春增,张琳,丁丽,张香凝,郑春风,张成兰,吕玉虎,曹卫东,张济世,张玉亭. 2023

[3]西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胡永辉,赖红丽,李贺平,李晓慧,邓云,赵卫星. 2020

[4]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赵巧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郑国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乔淑,冯晓. 2007

[5]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6]氮肥运筹对郑单1002和郑单958冠层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谷利敏,刘京宝,乔江方,夏来坤,刘全超,张美微,代书桃,黄璐,牛军,朱卫红. 2018

[7]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玉米LAI估算研究. 贺佳,王来刚,郭燕,张彦,杨秀忠,刘婷,张红利. 2021

[8]密度对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薛华政,谷利敏,夏来坤,穆心愿,刘康,韩小花,唐保军,周波. 2019

[9]基于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玉米LAI监测模型研究. 贺佳,郭燕,王利军,张彦,赵犇,王来刚. 2019

[10]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估算. 王来刚,徐建华,贺佳,李冰,杨秀忠,王利军,郭燕. 2020

[11]遮阴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夏来坤,朱卫红,李川. 2013

[12]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玉米LAI和地上干物重估测研究. 赵巧丽,郑国清,段韶芬,戴廷波. 2008

[13]西瓜产量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徐小利,赵卫星,常高正,李晓慧,杨帆,张四普. 2010

[14]不同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融合估算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王来刚,田永超,朱艳,姚霞,郑国清,曹卫星. 2012

[15]基于GF-1与Landsat-8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玉米LAI反演比较. 贾玉秋,李冰,程永政,刘婷,郭燕,武喜红,王来刚. 2015

[16]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7]我的五十余年栽稻作历程. 黄肇曾. 2004

[18]NAC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赵明忠,魏小春,任银铃. 2017

[19]水稻泛素缀合酶样蛋白基因OsCROC-1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亚,刘建平,徐梦云,季为捷,凃巨民,张晓波. 2013

[20]基于GF-1影像的水稻苗情长势监测研究. 张素青,贾玉秋,程永政,刘婷,郭燕,武喜红,王来刚.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