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莉媛 1 ; 王艳龙 1 ; 陈军辉 1 ; 王帅 1 ; 史小星 1 ; 石洪华 1 ; 郑立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腹泻性贝毒;海洋微藻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10 期
页码: 113-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IT-MS)测定海洋微藻藻粉中8种典型脂溶性毒素的分析方法。藻粉样品经超声细胞破碎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藻毒素进行提取,用HPLC-ESI-IT-MS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对各种毒素(包括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1(DTX-1)、扇贝毒素2(PTX-2)、虾夷扇贝毒素(YTX)、原多甲藻酸1(AZA1)原多甲藻酸2(AZA2)、罗环内酯毒素(SPX),米氏裸甲藻毒素(GYM))进行测定。8种脂溶性藻毒素均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在0.991以上),检出限均介于0.085~1.315 p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5%~111.4%之间,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82%~10.17%范围。应用该方法对利玛原甲藻干藻粉中的毒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良好,说明本方法是海洋微藻藻粉中脂溶性藻毒素测定的有效方法。
- 相关文献
[1]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李嘉雯,江涛,吴锋,江天久. 2014
[2]利玛原甲藻PL11共附生菌多样性研究. 李月月,田晓清,韩清华,樊成奇,马丽艳,陆亚男. 2020
[3]利玛原甲藻产毒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昊宇,吴海燕,董晨帆,郑关超,郭萌萌,谭志军. 2023
[4]适合海洋微藻活体染色的方法评价. 王帅,张波,赵昔龙,程明娇,曹为,徐希媛,郑立. 2018
[5]不同粒径TiO_2颗粒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马菲菲,孙雪梅,韩倩,陈碧鹃,夏斌,曲克明. 2015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光合色素. 江涛,丛敏,甘居利,母清林,方杰,滕德强,吕颂辉. 2012
[7]海洋微藻高密度异养发酵的研究进展. 荣辉,吴兵兵,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戚勃,胡晓,李春生. 2018
[8]索氏提取法测定海洋微藻粗脂肪含量及其优化方法的研究. 韦芳三,李纯厚,戴明,吕国敏,齐占会,肖雅元. 2011
[9]海洋酸化条件下纳米TiO2颗粒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 夏斌,隋琪,陈碧鹃,孙雪梅,朱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三氯生及甲基三氯生的含量
作者:王帅;史永富
关键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三氯生;甲基三氯生;蔬菜;水果
-
南海中尺度涡的形转、内转及平移运动研究
作者:杨雪晴;韩贵艳;田丰林;马纯永;王帅;陈戈
关键词:南海;中尺度涡旋;形转;内转;平移
-
电子废物拆解区羟基多氯联苯的分布及传递特征研究
作者:王帅;史永富
关键词:多氯联苯;羟基多氯联苯;分布;传递;电子废物拆解区
-
海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价
作者:韩彬;林法祥;丁宇;陈发荣;高伟;李倩;郑立
关键词:海州湾;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东海沿岸省市鱼类水产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含量调查研究
作者:叶洪丽;余玮玥;史永富;孔聪;蔡友琼;于慧娟;王帅;刘云姣;黄冬梅
关键词:全氟烷基化合物;鱼;东海区域;含量;风险评估;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
南海及周缘地区地幔组成和动力学的岩石地球化学制约
作者:赵智华;张国良;王帅;张吉
关键词:玄武岩;地幔;辉石岩;碳酸盐化火山岩;南海
-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帅;于慧娟;黄宣运;娄晓祎;叶洪丽;杨光昕;史永富
关键词:三氯生;三氯卡班;甲基三氯生;生物积累;内分泌干扰效应;检测;水产品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