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殷宪超 1 ; 武德亮 1 ; 孟旭 2 ; 张海燕 3 ; 吴季荣 1 ; 刘馨 1 ; 徐剑宏 1 ; 史建荣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京)/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2.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泰州市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呕吐毒素;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0 年 40 卷 010 期
页码: 1275-12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是由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为研究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对小麦赤霉病及DON的防治效果,分别使用单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田间药剂试验,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麦粒中DON的含量.2014年在江苏姜堰、建湖和六合3地进行的单药剂试验结果显示,25%丙硫菌唑悬浮剂(SC)、25%氰烯菌酯SC、30%戊唑醇SC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对赤霉病和DON均有防效,20%嘧菌酯可分散粒剂(WG)的赤霉病防效较差,对DON无防效.25%丙硫菌唑SC较其他4种药剂具有更好的防效,并且在3个试验点效果稳定.2015年在江苏姜堰进行的单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百菌清·戊唑醇WP、25%丙硫菌唑SC、25%氰烯菌酯SC和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种药剂的赤霉病和DON防效较好,防治后的小麦DON含量均小于1 000 μg·kg-1,符合国家限量标准,与其他药剂差异显著(P<0.05),DON防效均大于70%,分别为76.3%、75.6%、73.6%和72.2%.病情指数、病穗率与DO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DO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628,P=0.022),病穗率与DON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400,P=0.176).
- 相关文献
[1]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研究. 巨亚雯,徐蓬,付佑胜,曹凯歌. 2024
[2]引发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禾谷镰孢菌的生物防治初探. 王路遥,王超,申成美,陈怀谷,郭坚华. 2014
[3]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4]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5]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6]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7]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8]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9]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10]小麦-长穗偃麦草7E抗赤霉病易位系培育. 张璐璐,陈士强,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高勇,陈建民. 2016
[11]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12]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文华,殷宪超,武德亮,徐剑宏,赵凤春,杨正友,史建荣. 2020
[13]傅里叶中红外光谱结合稀疏表示分类方法鉴别小麦赤霉病感染等级. 梁琨,张夏夏,丁静,徐剑宏,韩东燊,沈明霞. 2019
[14]小麦骨干亲本阿夫衍生系赤霉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付必胜,付黎明,吴燕,张巧凤,吴小有,蔡瑾,吴纪中,蔡士宾. 2018
[15]小麦抗赤霉病鉴定及其抗病基因的检测. 徐婷婷,王永军,狄佳春,孙苏阳,蔡士宾,汪巧玲,邹淑琼,朱银,杨欣,颜伟. 2019
[16]小麦赤霉病复配诱抗剂的初步筛选. 杨文飞,贾艳艳,顾大路,杜小凤,吴传万,钱新民,王伟中. 2018
[17]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张凯,曹凯歌,刘伟中,赵桂东,付佑胜. 2019
[18]小麦抗赤霉病种质筛选与Fhb1基因分布研究. 张善磊,于成功,刘晓飞,赖尚科,王卫军,孙宝林,熊化春,胡继超,崔小平. 2021
[19]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和Fhb7在江苏省淮北小麦新品系中的分布研究. 张善磊,王卫军,吕春华,刘晓飞,赖尚科,崔小平. 2021
[20]黄淮麦区71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与基因型分析. 胡文静,高德荣,江伟,廖森,马红勃,张晓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生物降解酶研究进展
作者:荀以仁;周兴华;史建荣;徐剑宏;王刚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酶法;脱毒;生物降解
-
镰刀菌毒素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王立雯;王江坤;王冰冰;徐剑宏;史建荣;刘馨
关键词:镰刀菌毒素;侵染过程;次生代谢产物;镰刀菌;小麦赤霉病
-
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抗赤霉病鉴定及毒素积累分析
作者:陈祥祥;钱保陆;吴季荣;徐剑宏;史建荣;董飞
关键词:水稻;赤霉病;抗性;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
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管理机制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例
作者:臧海林;殷宪超
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院所;高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
作者:邢宇俊;梁杰;王亚林;吴季荣;董飞;史建荣;徐剑宏;梁晋刚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转基因大豆SHZD32-1;基因特异性;快捷检测
-
玉米中伏马毒素B污染高光谱快速检测模型研究
作者:康孝存;沈广辉;徐剑宏;马桂珍;史建荣
关键词:高光谱;伏马毒素B;BP神经网络;快速检测
-
叶菌唑对轮枝镰刀菌的活性及作用机制
作者:赫丹;徐剑宏;仇剑波;刘馨;高弢;杜予州;史建荣;LEE Yinwon
关键词:叶菌唑;玉米穗腐病;轮枝镰刀菌;敏感性;伏马毒素;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