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东旭 1 ; 廖森泰 1 ; 黄文洁 2 ; 李庆荣 1 ; 肖阳 1 ; 赵超艺 2 ; 晏石娟 2 ; 蒋满贵 3 ; 黄旭华 3 ; 杨琼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家蚕微孢子虫(N.b);阿苯达唑;代谢组学;GC-MS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735-17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阿苯达唑对患微粒子病家蚕血淋巴代谢物的影响,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阿苯达唑的作用机制,为以阿苯达唑为主剂研发新的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五龄起蚕接种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建立家蚕微粒子病模型,分别于攻毒后12、24、48、72和96 h开始饲喂阿苯达唑混悬液处理桑叶直至上蔟结茧,以未攻毒未给药的家蚕为对照,待化蛹后逐头镜检调查家蚕感染率,以评价阿苯达唑的治疗效果;同时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筛选患微粒子病蚕体血淋巴中的差异代谢物,并通过MetaboAnalyst 4.0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阿苯达唑对家蚕微粒子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作用的关键时间是攻毒后2448 h。与对照组家蚕血淋巴相比,从模型组家蚕血淋巴中共筛选并定性获得4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7种代谢物呈下降趋势、20种代谢物呈上升趋势。对模型组与阿苯达唑给药组的家蚕血淋巴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除木酮糖、D-葡萄糖-6-磷酸、肌醇、泛酸、甲基丁二酸和油酸外,阿苯达唑对多数与家蚕微粒子病相关的代谢物具有干预调节作用。通过MetaboAnalyst 4.0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家蚕感染N.b后有6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发生明显变化,分别为:(1)淀粉和蔗糖代谢;(2)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3)苯丙氨酸代谢;(4)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5)谷胱甘肽代谢;(6)磷酸肌醇代谢。家蚕添食阿苯达唑混悬液处理桑叶后能有效减轻上述代谢通路的改变,从而促使患微粒子病家蚕处于较正常的生理状态。【结论】阿苯达唑对家蚕微粒子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作用的关键时间在N.b感染后2448 h,结合N.b的生活史,可全面揭示阿苯达唑治疗家蚕微粒子病的作用机制,即阿苯达唑通过抑制N.b在蚕体内的裂殖体增殖,有效降低N.b感染对家蚕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破坏作用,维持家蚕的正常生理状态,而达到治疗效果。
- 相关文献
[1]采用SPE-HPLC法检测分析桑树喷施阿苯达唑后药液在叶片中的持留量及消解规律. 李丽,杨琼,邢东旭,廖森泰,罗国庆,肖阳,李庆荣,叶明强. 2015
[2]热处理法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进展. 王璐,杨琼,邢东旭,李庆荣,马振刚,周泽扬,廖森泰. 2018
[3]家蚕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术体系简述. 廖森泰,杨琼,邢东旭,肖阳,叶明强,李庆荣. 2016
[4]广东省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交叉感染的研究. 郑祥明,杨琼,方定坚,廖森泰,邹宇晓,黄炳辉. 2003
[5]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的研究 Ⅰ.药物筛选. 杨琼,邢东旭,廖森泰,罗国庆,吴福泉,唐翠明,肖阳. 2010
[6]桑椹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陈智毅,张友胜,徐玉娟,吴继军,李升锋,刘学铭. (Mis
[7]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longan (Dimocarpus longan Lour.). Zhang, Yi,Gao, Bei,Zhang, Mingwei,Zhang, Yi,Gao, Bei,Zhang, Mingwei,Xu, Yujuan,Shi, John. 2009
[8]γ-氨基丁酸和2-乙酰-1-吡咯啉代谢通路在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析. 潘阳阳,陈宜波,王重荣,李宏,黄道强,周德贵,王志东,赵雷,龚蓉,周少川. 2021
[9]基于代谢组学的植物多酚及其肠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黄小丹,陈梦雨,黄文洁,张名位,晏石娟. 2021
[10]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11]空间分辨代谢组学进展和挑战. 殷志斌,黄文洁,伍欣宙,晏石娟. 2021
[12]优质稻'美香占2号'与'齐新占'籽粒和精米的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陈宜波,周少川,王志东,王重荣,李宏,黄道强,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1
[13]棚栽与瓶栽金线莲的广靶代谢组学比较. 邱道寿,罗永坚,郑武林,李莉. 2024
[14]基于代谢组学的红菜薹和菜心茎部色泽差异成分比较. 唐康,李桂花,郭巨先,罗文龙,骆善伟,姜诗政,符梅. 2023
[15]基于UPLC-MS/MS技术的线纹香茶菜白花型与紫花型种质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邱道寿,罗永坚,徐友阳,张慧晔. 2024
[16]‘丹霞2号’红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特征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徐旭华,黄文洁,陈旭峰,陈园园,吴绍文,李红建,晏石娟. 2024
[17]优质稻‘黄华占’籽粒发育过程中代谢物差异分析. 陈宜波,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2
[18]骨碎补大棚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广靶代谢组学比较分析. 邱道寿,罗永坚,李长发,杜长江,袁雪平. 2024
[19]榆叶梅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李,陈炳旭. 2011
[20]不同制备工艺柴胡注射液成分分析及质量标准探讨. 陈文露,彭新宇,余静贤,高彪,徐志宏,潘育方.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桑树资源功能性饲料开发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仕培;黎尔纳;周东来;廖森泰;邹宇晓;王弘
关键词:桑树资源;饲用价值;抗营养因子;发酵技术;功能饲料
-
六种市售豆豉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作者:覃芳丽;王思远;邹宇晓;黎尔纳;穆利霞;刘军;邢东旭
关键词:豆豉;鲜味;挥发性风味物质;感官评价
-
酶法水解桑叶多糖制备低聚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谭凤翔;余元善;邹宇晓;廖森泰;刘袆帆;王琴;胡腾根;肖更生
关键词:桑叶多糖;低聚糖;酶法水解;BBD实验;抗菌活性
-
养殖池塘水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周东来;邝哲师;符兵;彭焕龙;杨琼;李庆荣;邢东旭;廖森泰
关键词:水产养殖;污染物;原位修复;可持续发展;单塘循环;微生物
-
黄粉虫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符兵;周东来;陈冰;李庆荣;彭凯;廖森泰;邢东旭
关键词:黄粉虫;鱼类;生长性能;免疫;肌肉品质;肝肠健康
-
基于纳米抗体-荧光素酶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构建
作者:陈文星;王凤华;谭晓亮;晏石娟;张军;吴绍文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纳米荧光素酶;快速检测;生物发光酶联免疫分析
-
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的酶法合成与理化性质分析
作者:陈福妮;刘琛;王卫飞;钟赛意;王思远;穆利霞;廖森泰;邹宇晓
关键词: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α-亚麻酸;酶法合成;氧化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