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直接竞争ELISA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强 1 ; 王旭峰 1 ; 杨金兰 1 ; 陈培基 1 ; 杨宏亮 1 ; 黎智广 1 ; 李刘冬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

关键词: 氟喹诺酮;抗体;直接竞争ELISA;水产品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08 期

页码: 6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过碘酸钠法将抗环丙沙星单克隆抗体(MAb-CIP)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制备酶标抗体MAbCIP-HRP,建立了检测水产品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dcELISA),考察了包被原浓度、竞争反应时间和有机溶剂等因素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建立的dcELISA针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沙拉沙星和双氟沙星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限(LOD)均不超过0.5ng/mL,线性范围(IC20~IC80)在1.0~12.1ng/mL之间;对虾、鳗鲡和鲫鱼三种水产样品中添加5.0、10.0和2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0.4%~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5.0%~14.7%;本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FQs)药物多残留的快速测定。

  • 相关文献

[1]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惠芸华,沈晓盛,冯兵,于慧娟. 2009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惠芸华,张晓玲,金高娃,于慧娟. 2010

[3]水产品中庆大霉素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建立. 王强,王旭峰,赵东豪,黄珂,古小莉,李刘冬. 2017

[4]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 杨雨辉,佟恒敏,卢彤岩,赵吉伟,刘红柏,马力. 2003

[5]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6]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邓薇,李进平,艾晓辉. 2011

[7]奥利亚罗非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DNA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丁炜东,曹丽萍,吴婷婷. 2006

[8]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黎炯,叶星,可小丽,卢迈新,迟妍妍,田园园. 2012

[9]大菱鲆疾病早期快速检测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与建立. 王蔚芳,柴书军,刘庆堂,雷霁霖,丁福红,洪磊,刘新富,苏柯. 2012

[10]2种不同无色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力,胡鲲,姜有声,黄宣运,安健,杨先乐. 2011

[11]鱼类母源免疫研究现状和展望. 丁福红,雷霁霖,张家松,刘滨,孟振,刘新富,马爱军. 2010

[12]母源免疫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子代抗体IgM水平的影响. 丁福红,雷霁霖,韩明明,刘新富,马爱军. 2013

[1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ORF086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其抗体的制备. 彭媛媛,付小哲,石存斌,余露军,李宁求,吴淑勤. 2009

[14]把握产业特性 扎实推进渔业科学发展. 张合成. 2007

[15]渔港与渔场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趋势. 孙龙.

[16]水产品药残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刘崇新,谢骏. 2010

[17]提升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服务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Mu Yingchun,穆迎春,Wang Qun,王群,Liu Huan. 2011

[18]水产品中七种多氯联苯羟基代谢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方法研究. 史永富,黄冬梅,龚倩,蔡友琼. 2010

[19]论渔业安全与对策. 龙华. 2004

[20]水产品药残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刘崇新,谢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