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籽粒苋优异性状相关基因的发掘利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飞燕 1 ; 施俊凤 2 ; 闫建俊 3 ; 聂江婷 1 ; 冯瑞云 3 ; 张维锋 3 ; 白云凤 3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籽粒苋;优异性状;分子育种;基因资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7 期

页码: 177-1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拓宽籽粒苋基因资源,本研究归纳了籽粒苋在作物分子育种中的作用,包括籽粒苋品质、抗性、高产、节水特性及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利用;籽粒苋的富钾特性及富钾基因型筛选;籽粒苋富镉特性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认为随着现代种植业的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农作物种类和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减少,特有基因资源容易流失,遗传基础日益贫乏。开拓、保护、利用籽粒苋这一新型的基因资源,对于农作物品种设计和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籽粒苋苹果酸酶基因克隆及分析. 李平,白云凤,张维锋. 2010

[2]籽粒苋PEPC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特征分析. 冯瑞云,闫建俊,侯雅静,雷梦林,郝雅萍,王慧杰,白云凤. 2018

[3]籽粒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冯瑞云,王原媛,闫建俊,雷梦林,郝雅萍,白云凤. 2019

[4]籽粒苋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冯瑞云,梅超,王慧杰,雷梦林,田翔,侯雅静. 2019

[5]籽粒苋AhNAD-ME的序列特征与表达. 白云凤,聂江婷,张忠梁,李平,张维锋,闫建俊,冯瑞云,张耀. 2014

[6]籽粒苋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聂江婷,白云凤,贺飞燕,闫建俊,张维锋. 2014

[7]籽粒苋品种比较试验. 刘建宁,闫柳松,王运琦,吴欣明,张丽珍,张文淑. 2000

[8]籽粒苋苹果酸酶(NAD-ME)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李平,白云凤,冯瑞云,王原媛,张维锋. 2011

[9]籽粒苋C_4关键酶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性测定. 贺飞燕,闫建俊,白云凤,冯瑞云,张维锋. 2017

[10]籽粒苋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贺飞燕,闫建俊,张忠梁,冯瑞云,白云凤. 2016

[11]作物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李颜方,王高鸿,杜艳伟,王振华,成凯,王玉文,赵根有,赵晋锋,余爱丽. 2019

[12]芸苔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遗传机理研究及应用进展. 康俊根. 2005

[13]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结合探讨.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周伟. 2018

[14]高粱品质性状改良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张春来,李艳锋,赵威军,赵靓,王晨. 2015

[15]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高灵路,王长彪,汪保华. 2011

[16]高粱抗丝黑穗病遗传与分子育种. 张春来,杨慧勇,柳青山,王花云,赵威军,张福耀,董良利. 2013

[17]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结合探讨.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周伟. 2018

[18]浅析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结合. 牛瑜琦,任永康,逯成芳,左静静,闫贵云. 2016

[1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贺飞燕,闫建俊,冯瑞云,张爱萍,张维锋. 2016

[20]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英文). 汪保华,高灵路,王长彪.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