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蓝莓叶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玥 1 ; 刘小莉 2 ; 王英 2 ; 夏秀东 2 ; 陶宁萍 1 ; 吴寒 2 ; 刘思远 1 ; 周剑忠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蓝莓叶;多酚;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动力学

期刊名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ISSN: 1001-6880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4 期

页码: 579-5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超声法提取蓝莓叶多酚,测定纯化前后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以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降血糖活性,并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对蓝莓叶多酚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pH处理蓝莓叶多酚,探究它的稳定性.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指标,测定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后经酶促动力学与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探讨蓝莓叶多酚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纯化后总酚含量、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较纯化前增加了 41.19%、138.70%和12.42%.蓝莓叶多酚在低温(30~50℃)和偏酸性(pH 2.0~8.0和3.0~5.0)环境下比较稳定,能够保持较高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蓝莓叶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10.926和7.276 μg/mL.动力学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均为混合型可逆抑制.以上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血糖活性,为蓝莓叶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性依据.

  • 相关文献

[1]蓝莓叶多酚与蓝莓果渣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春阳,冯进. 2013

[2]不同酶对淀粉的协同作用动力学研究. 吕巧玲,张兴,谢逸萍,马代夫,辛婷,蒋七熳,付彦凯. 2009

[3]响应面法优化蓝莓叶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 胡筱,李春阳,周涛. 2012

[4]蓝莓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小莉,周剑忠,单成俊,黄开红. 2011

[5]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生理调节功能初探. 师素云,薛启汉,陈游,王学臣,陈洁. 1997

[6]辐射聚合固定化α-淀粉酶探讨. 李正魁. 1991

[7]α-淀粉酶对不同NSC含量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许能祥,董臣飞,顾洪如,程云辉,张文洁,丁成龙. 2015

[8]H2O2协同超声辅助提取绿豆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马恺扬,宋欣欣,胡昕迪,刘俊,陈新,李莹. 2023

[9]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研究. 包红朵,张辉,周艳,王冉. 2017

[10]发芽蚕豆左旋多巴超声强化提取及其动力学过程. 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2

[11]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色泽变化. 庞文倩,刘春菊,李大婧,李越,赵邯,牛丽影,吴海虹,白冰,陈艳萍,袁建华,朱野. 2023

[12]改性硅藻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硝酸盐氮. 修瑞瑞,何世颖,宋海亮,杨林章,张婉. 2016

[13]在高温油脂中叶黄素的热降解动力学. 庞慧丽,李大婧,刘春泉. 2013

[14]γ-射线辐照法去除水中的六价铬. 袁守军,郑正,牟艳艳,于鑫,赵永富. 2005

[15]氟啶胺胁迫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骆爱兰,余向阳. 2011

[16]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光热降解动力学. 李大婧,刘志凌,刘春泉. 2008

[17]氟啶胺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骆爱兰,余向阳. 2011

[18]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化学性质研究. 李荣林,方辉遂. 1998

[19]速冻莲藕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 刘春菊,钱旻,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7

[20]紫山药淀粉酶解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崔晋,马艳弘,黄开红,曹培杰,殷剑美,司卫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