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燕燕 1 ; 游刚 1 ; 李来好 1 ; 杨贤庆 1 ; 邓建朝 1 ; 陈胜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制品;传统法腌干鱼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食品安全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4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140-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含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 相关文献

[1]调理脆肉鲩鱼片冷藏过程风味成分变化. 林婉玲,丁莫,李来好,王锦旭,翟红蕾,杨贤庆,吴燕燕,郝淑贤,黄卉. 2018

[2]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的市售南极磷虾油品质分析模型构建. 侯钟令,朱兰兰,周德庆,苏婷,孙伟红,冷凯良,苗钧魁,刘小芳. 2020

[3]香糟大黄鱼混菌发酵工艺及物质成分变化研究. 刘安齐,郭全友,杨絮,石钰琢,李保国. 2022

[4]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比较. 赵玲,胡梦月,曹荣,刘淇,孟凡勇. 2022

[5]脆肉鲩鱼片加工过程中风味变化的研究. 丁莫,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胡晓,吴燕燕,郝淑贤,黄卉. 2018

[6]不同干制方式对蓝点马鲛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崔柯鑫,孙永,佟利惠,于莹,张晋,王明丽,付运红,周德庆,王大军,刘楠. 2023

[7]咸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李来好,丁丽丽,吴燕燕,杨贤庆,邓建朝,刘法佳. 2012

[8]比较2种蓝圆鰺腌干工艺中脂质氧化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关系. 吴燕燕,曹松敏,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胡晓. 2017

[9]食品安全风险排序研究进展. 李乐,刘永涛,何雅静,宋怿. 2014

[10]镉在大菱鲆体内蓄积规律及对生长和食品安全影响初探. 翟毓秀,杨学宋,宁劲松,王家林,尚德荣. 2005

[11]食源性病原菌预报模型库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杨宪时,许钟,郭全友. 2006

[12]HACCP在小黄鱼罐头生产中的应用. 钟文珠,沈伟征,王强,石建高. 2007

[13]免疫亲和柱净化-亲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食品中河鲀毒素. 王智,褚学军,郭萌萌,伦丽丽,谭燕,王瑜,赵春霞. 2016

[14]HACCP在凤尾鱼罐头生产中的应用. 石建高. 2003

[15]基于多巴胺及其衍生物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刘娜,曹强,肖雨诗,黄蓉,程雷,刘欢,韩刚,李晋成,李梦龙,吴立冬. 2021

[16]1株克氏原螯虾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联合药敏试验. 董靖,刘永涛,胥宁,刘绍春,杨秋红,杨移斌,周顺,艾晓辉. 2021

[17]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李乐,郭清芳,杨冰,周运涛,喻亚丽,何雅静,舒娜娜,何来英,肖革新. 2018

[18]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应晓国,袁宁,邓尚贵,周德庆. 2017

[19]养殖大菱鲆使用甲醛残留状况研究. 王智,周德庆,张发,杜永芳,刘淑玲,李学文. 2006

[20]HACCP在凤尾鱼罐头生产中的应用. 石建高,钟文珠.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