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科学 1 ; 刀春丽 1 ; 顾文亮 1 ; 徐飞 1 ; 谭乐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关键词: 苦丁茶;提取物;超临界CO_2;体外抗氧化活性;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579-5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苦丁茶超声辅助不同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及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不同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临界CO_2萃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临界CO_2萃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GC-MS结果显示,苦丁茶不同提取物中主要有5类物质,共有49种化学成分,7种共有成分。

  • 相关文献

[1]农业气象条件对苦丁茶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陶忠良,周兆德. 2001

[2]苦丁茶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试种. 陶忠良. 2001

[3]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左文健,陈惠琴,李晓东,王振辉,戴好富,王金辉. 2011

[4]丁果胶囊的急性毒性研究. 董文化,梅文莉,杨皓杰,梁定键,戴好富. 2016

[5]大叶冬青苦丁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庄辉发. 2009

[6]无公害苦丁茶生产技术. 欧阳欢,谭乐和,朱红英,赖剑雄. 2004

[7]海南岛苦丁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初步区划. 陶忠良. 2002

[8]脱脂油棕果肉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瑞,夏秋瑜,赵松林,陈卫军,唐敏敏. 2011

[9]"RN-5"品系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差异比较. 葛宇,吴斌,臧小平,林兴娥,王甲水,马蔚红,吴琼. 2018

[10]油梨枝条和叶片不同发育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葛宇. 2019

[11]3种大顶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比较鉴定. 刘子记,王茂媛,朱婕,杨衍. 2018

[12]中国沉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英文). 梅文莉,曾艳波,吴娇,崔海滨,戴好富. 2008

[13]HS-SPME/GC-MS测定澳洲坚果焙烤香气成分. 静玮,苏子鹏,刘义军,林丽静. 2016

[14]超临界CO2萃取汽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谭乐和,尹桂豪,章程辉,刘红. 2008

[15]油梨果肉和种子的精油成分分析. 葛宇,司雄元,吴斌,孙少春,林兴娥,臧小平,谭林,王甲水,马蔚红. 2018

[16]GC-MS法分析白色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 刘子记,王茂媛,党选民,朱婕,杨衍. 2017

[17]橡胶树根际土壤浸提液的GC-MS分析. 尹玉莲,王文斌,吴小平,罗雪华,吴建文. 2008

[18]“RN-5”品系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差异比较. 葛宇,吴斌,臧小平,林兴娥,王甲水,马蔚红,吴琼. 2018

[19]基于HS-SPME-GC-MS的Bacillus subtilis Czk1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条件优化. 梁艳琼,李锐,吴伟怀,谭施北,习金根,郑金龙,陆英,贺春萍,易克贤. 2021

[20]GC-MS与电子感官结合对烟熏液风味物质的分析. 宋丽,陈星星,谷风林,胡可,吴桂苹,朱秋劲,陶锐.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