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燕霞 1 ; 吴季荣 2 ; 俞明正 2 ; 赵晶晶 2 ; 邢宇俊 2 ; 徐剑宏 2 ; 史建荣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研究所

关键词: 禾谷多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转基因小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962-9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N12-1对其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数量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多黏菌数量的体系,并将该体系用于转基因小麦N12-1及其受体扬麦158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扩增效率为95%,相关系数为0.999,熔解曲线呈现单一峰,符合荧光定量扩增的各项指标;在各个生长期,转基因小麦N12-1与其受体扬麦158根际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由此推测,转基因小麦N12-1的种植对其根际土壤中禾谷多黏菌的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镰刀菌Real-time Q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秀宇,林凡云,吴季荣,曹欢,史建荣. 2012

[2]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病毒病的分布及变化动态. 羊健,孙丽英,程兆榜,谢礼. 2011

[3]转WYMV-Nib8基因抗黄花叶病小麦的农艺性状. 吴季荣,邢宇俊,梁杰,陆丹丹,董飞,徐剑宏,史建荣. 2020

[4]转高赖氨酸含量基因(Cflr)小麦植株的获得及种子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分析. 孙晓波,房瑞,余桂红,张平平,许玲,马鸿翔. 2010

[5]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RSS1P在转TiERF1基因小麦中的应用. 李钊,庄洪涛,杜丽璞,周淼平,蔡士宾,徐惠君,李斯深,张增艳. 2011

[6]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变化. 杜娟,吴季荣,俞明正,王燕霞,徐剑宏,史建荣. 2014

[7]转基因小麦田土壤细菌16S rDNA V3片段的DGGE分析. 丁衬衬,周艳红,林凡云,徐剑宏,吴季荣,祭芳,史建荣. 2011

[8]小麦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 戴濡伊,吴季荣,徐剑宏,俞明正,史建荣. 2013

[9]转基因抗病小麦的环境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史建荣,吴季荣,徐剑宏,林凡云,祭芳. 2010

[10]二化螟鞘磷脂合酶相关基因CsSMSr的克隆、真核表达及表达谱分析. 郑作林,周瀛,杨琼,巩中军,程家安,祝增荣. 2013

[11]猪抗病毒蛋白基因重组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温立斌,何孔旺,杨汉春,倪艳秀,吕立新,张雪寒,茅爱华. 2009

[12]小梅山猪Ghrelin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生殖轴的表达. 张舒,潘孝青,丁家桐. 2011

[13]银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与验证. 苏西娅,石元豹,杨晓明,汪贵斌,曹福亮. 2019

[14]羊踯躅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肖政,苏家乐,刘晓青,孙晓波,何丽斯,陈尚平,周惠民,李畅. 2021

[15]绣球花铝转运蛋白HmALMT11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王晓玥,陈双双,齐香玉,冯景,陈慧杰,孙明,邓衍明. 2024

[16]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 朱泽远,杨杰,施用晖,乐国伟. 2007

[17]转基因油菜 W-4 fad_2基因沉默的种子特异性分析(英文). 陈松,彭琦,周晓婴,高建芹,张维,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 2014

[18]水稻条纹病毒胁迫对灰飞虱muc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徐秋芳,乐文静,张金凤,熊如意,周益军. 2011

[19]喀西茄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稳定性评价. 周晓慧,刘军,庄勇. 2014

[20]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对寄主植物核糖核酸酶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张晓霞,徐秋芳,陈晴晴,任春梅,邵颖,周益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