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自交选育秀珍菇新菌株“申秀1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俊玲 1 ; 章炉军 2 ; 李亮 1 ; 刘建辉 3 ; 谭琦 4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育种;栽培性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ISSR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5 年 42 卷 08 期

页码: 1539-1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自交子代群体主要栽培和商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秀珍菇新菌株。【方法】以秀珍菇商业菌株"3108"为亲本进行自交,综合分析其自交子代群体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菇型、抗杂、抗逆性和栽培周期等性状以选育新菌株,利用ISSR(Inter-sample sequence repeat)鉴定新菌株和亲本菌株之间遗传差异性。【结果】自交子代中,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分别有19.5%和8.9%的菌株优于亲本;子代群体中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之间无相关性(R=0.102,P>0.05);37%的菌株栽培周期比亲本短;菇盖平展、厚且不易碎分别占53%、11%,菌柄直径和长度变化幅度分别为5-13 mm和21-75 mm;发生黄枯病,出现萎缩、死菇现象以及畸形分别占23%、19%、5%。【结论】通过对子代群体各性状综合分析,从中选育出生长快、产量高、菇盖厚且不易碎、柄粗长、抗杂和抗逆性强、栽培周期短等优良性状的秀珍菇新菌株"申秀1号",前三潮菇平均单袋产量334 g,生物学效率高达74%,比亲本菌株增产7.1%,且种性稳定。经ISSR鉴定表明,该菌株具有自身特异性。

  • 相关文献

[1]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苏蓉,尚晓冬,徐珍,谭琦,陈明杰,曹晖. 2009

[2]两株真姬菇菌株培养料配方试验. 潘辉,郭力刚,李正鹏,陆欢. 2022

[3]3株金针菇菌株孢子同核体后代生物学性状的分化. 秦娟,尚晓冬,谭琦,徐珍,杨慧,张旬旬,张红敏. 2013

[4]小刺数目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董浩然,姜宁,李正鹏,李玉,尚晓冬. 2020

[5]香菇L808菌株自交子代在变温培养中菌丝生长速度的分化. 宋春艳,杨晓春,张丹,奚莉萍,章炉军,于海龙,尚晓冬,谭琦. 2015

[6]金针菇菌种中短期保藏因素的正交分析. 张丹,颜梦秋,刘建雨,宋春艳,于海龙,尚晓冬,谭琦. 2018

[7]交配型对香菇单、双核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林范学,李宏盛,冯磊,梁保东,鲍大鹏. 2013

[8]姬松茸菌株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郭倩,潘迎捷,周昌艳,宋春艳. 2004

[9]香菇菌株耐热性研究初报. 严培兰,谭琦,王南,龚胜萍. 2000

[10]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王宇星,董浩然,章炉军,李玉,李巧珍,谭琦,赵勇,周峰. 2024

[11]多孢自交选育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菌种. 徐珍,尚晓冬,谭琦. 2012

[12]早熟金针菇新品种G1的杂交选育. 徐珍,尚晓冬,郭倩,王瑞娟,李玉,谭琦. 2009

[13]杂交选育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菌株. 徐珍,尚晓冬,苏蓉,谭琦. 2008

[14]中国冬油菜育成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0

[15]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1

[16]Use of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markers to develop strain-specific SCAR markers for Lentinula edodes. Qin, LH,Tan, Q,Chen, MJ,Pan, YJ.

[17]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析. 单晓政,李英,高素燕,马成英,刘同坤,朱玉英,侯喜林. 2009

[18]番茄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朱为民,王曙霞,杨少军,朱龙英,万延慧,张辉,于力. 2007

[19]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红优甜瓜指纹图谱. 张永平,范红伟,张文献,顾海峰,陈幼源. 2018

[20]33份节瓜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杜旋,刘娜,鲁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