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腌干鱼制品中8种生物胺测定方法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玉峰 1 ; 吴燕燕 1 ; 李来好 1 ; 杨贤庆 1 ; 邓建朝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腌干鱼制品;生物胺;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04 期

页码: 41-48

摘要: 建立了反相HPLC同时测定色胺、2-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8种生物胺的方法,并对腌干鱼制品中生物胺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1,7-二氨基庚烷为内标,经丹磺酰氯衍生,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后,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520 nm;乙腈-乙酸铵-超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采用NaOH及饱和NaHCO3调节衍生体系pH,三氯乙酸(TCA)、高氯酸(HClO4)和盐酸(HCl)作为提取介质对腌干鱼制品中生物胺进行提取。结果显示,8种生物胺在30 min内完全分离,并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8 66);精胺的线性范围为0.5~50.0μg/mL,其余7种生物胺为0.5~100.0μg/mL;最低检测限为0.03~0.10μg/mL;仪器精密度较好(RSD≤1.87%);最佳衍生体系pH为11.0;5%TCA提取生物胺效果最为理想;腌干鱼样品中8种生物胺得到有效检测结果,生物胺总量范围为(91.75±3.11)~(986.43±5.42)mg/kg。该方法适合腌干鱼制品等腌制水产品中8种常见生物胺的快速有效检测。

  • 相关文献

[1]腌干鱼贮藏过程生物胺的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陈玉峰,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林婉玲,胡晓,荣辉. 2016

[2]腌干鱼制品热泵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任中阳,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戚勃,岑剑伟. 2015

[3]添加复合乳酸菌再发酵对腌干鱼肉微生物、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影响.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戚勃,陈胜军. 2015

[4]抑制型电导和脉冲积分安培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蔬菜和巧克力中生物胺. 郭萌萌. 2010

[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水鱼组织中的氟甲喹残留. 胡琳琳,于慧娟,房文红,周帅. 2011

[6]反相高效液相色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 覃东立,战培荣,陈中祥,孙平. 2009

[7]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青蟹组织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残留. 陈进军,王元,赵留杰,沈锦玉,房文红. 2017

[8]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V_E和V_(D_3)的研究. 尚德荣,翟毓秀,李兆新,冷凯良,袁欣,庞德霞. 2001

[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虾组织中噁喹酸残留. 殷桂芳,王元,房文红,沈锦玉,陈进军. 2016

[10]金枪鱼中生物胺的防控技术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 邓建朝,李少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李春生,马海霞,荣辉. 2019

[11]网购流通过程中大眼金枪鱼鲜度指标和生物胺的变化研究. 李少丽,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李春生,胡晓,戚勃. 2020

[12]花生芽中具有降解生物胺活性物质的制备工艺. 魏倩岚,徐莹,汪东风,周德庆. 2023

[13]不同贮藏条件下南美白对虾中生物胺的变化. 王静玉,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施文正,周惠敏. 2021

[14]带鱼腌制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吴燕燕,陈玉峰,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杨少玲,王锦旭. 2015

[15]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生物胺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董艺伟,李保国,郭全友,何木. 2016

[16]液熏罗非鱼片在25℃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蔡秋杏,李来好,陈胜军,陈晓凤,杨贤庆,吴燕燕,岑剑伟. 2010

[17]发酵盐厌氧菌YL9-2对鱼露发酵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改善作用. 李文静,李春生,王悦齐,陈胜军,赵永强,吴燕燕,李来好. 2022

[18]抑制性电导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生物胺. 丁海燕,赵艳芳,宁劲松,盛晓风,孙晓杰,尚德荣,翟毓秀,李兆新. 2016

[19]腌制和干燥工艺对咸金线鱼中生物胺的影响. 陈玉峰,吴燕燕,邓建朝,黄卉,李来好,杨贤庆,戚勃,周婉君. 2015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胺衍生条件的优化研究. 杨贤庆,翟红蕾,郝淑贤,岑剑伟,魏涯,石红,黄卉,周娟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