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厚军 1 ; 张銮妫 1 ; 梁慧丽 1 ; 李莹莹 1 ; 王英英 1 ; 林强 1 ; 石存斌 1 ; 吴淑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嗜热四膜虫;苯甲酸钠;生物毒性;SOD活力
期刊名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3-1689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517-5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2株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Cu428.2株和B2086.2株评估了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SB)的生物毒性,探讨嗜热四膜虫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在SB质量分数为0%,0.01%,0.05%,0.1%,0.25%,0.5%,作用6 h,观察嗜热四膜虫的细胞形态和运动情况。结果表明:SB质量分数为0.01%和0.05%时,两株嗜热四膜虫在Neff培养基中的活动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发生皱缩,细胞变小;SB质量分数为0.1%~0.5%时,两株嗜热四膜虫细胞形态明显由椭圆形变成圆形,细胞膜出现孔洞,甚至出现破裂死亡细胞,质量分数越高,细胞膜损伤越大,凋亡细胞数量越多。嗜热四膜虫培养于Neff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终质量分数为0%,0.000 1%,0.001%,0.005%,0.01%,0.05%的SB,测定添加SB后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曲线及SB作用24 h的SOD活力,评估SB对嗜热四膜虫的种群数量和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B质量分数的增加、嗜热四膜虫的种群增长速度降低,而0.05%SB对嗜热四膜虫具有杀灭作用,但0.000 1%SB对嗜热四膜虫种群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嗜热四膜虫的SOD活力基本上随着SB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然而低质量分数的SB可使SOD活力在一定时间内增强。
- 相关文献
[1]4种中草药单体对嗜热四膜虫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潘厚军,康佳磊,张德锋,常藕琴,任燕,王亚军,蒋俊贤,王琳,石存斌. 2021
[2]双氢青蒿素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 潘厚军,邓美玲,古欣婷,郑巧银,刘雨果. 2022
[3]孔雀石绿的代谢机理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翟毓秀,郭莹莹,耿霞,张翠,宁劲松. 2007
[4]嗜热四膜虫在评价珠江广州段水体中的应用初探. 刘雨果,杜进林,梁慧丽,王亚军,潘厚军. 2017
[5]新型聚二甲基硅氧烷海洋防附着涂层的研究. 史航,陈晓蕾,石建高,刘永利,王鲁民. 2009
[6]包埋苯甲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在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抑菌研究. 史航,石建高,陈晓蕾,刘永利,王鲁民. 2011
[7]新型有机硅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 史航,陈晓蕾,刘永利,王鲁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VP6 N端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李威;吴辉亮;张澳晴;王英英;郑树城;李莹莹;莫绪兵;任燕;潘厚军;尹纪元;施雯;周文礼;王庆
关键词:草鱼呼肠孤病毒;VP6 N端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抗原性;中和活性
-
印太交汇区八种鱼类群体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分析
作者:黄红伟;张志新;仲嘉;林强;郭宝英;严小军
关键词:印太交汇区;遗传多样性;扩散;种群连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
-
N-氨甲酰谷氨酸对大口黑鲈生长、肝功能、肠道结构及其菌群影响
作者:余明海;付小哲;罗霞;刘礼辉;梁红茹;牛银杰;马宝福;李宁求;林强
关键词:大口黑鲈;N-氨甲酰谷氨酸(NCG);生长性能;肠道健康;肝功能
-
鳜弹状病毒糖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张彦冰;叶加鑫;孙威;刘晓丹;林强
关键词:鳜弹状病毒;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杆状病毒
-
鳜弹状病毒N蛋白与鳜c-Myc互作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机制
作者:张秋爽;叶彩媚;牛银杰;林强;梁红茹;罗霞;李宁求;付小哲
关键词:鳜;鳜弹状病毒(SCRV);鳜c-Myc;蛋白互作;谷氨酰胺代谢
-
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FS12001及其疫苗对异育银鲫的免疫效果
作者:王艳娇;张德锋;任燕;王庆;王英英;李莹莹;潘厚军;石存斌;莫绪兵;尹纪元
关键词:异育银鲫;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疫苗;免疫效果
-
Rho A-Rock1信号通路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感染的调控及作用
作者:谭有燕;牛银杰;李宁求;罗霞;林强;梁红茹;付小哲
关键词:脾肾坏死病毒;病毒复制;Rho A-Rock 1信号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