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添加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蔡志英 1 ; 卢政辉 1 ; 丁中文 2 ; 曾辉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双孢蘑菇;茭白鞘叶;栽培;稻草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12 期

页码: 1343-1346

摘要: 检测表明茭白鞘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氮源,分别是稻草的2倍和4倍,是栽培双孢蘑菇的理想替代原料。在传统稻草配方中添加茭白鞘叶栽培蘑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走菌速度随配方中茭白鞘叶含量的增加而减慢,茭白鞘叶配方的蘑菇现蕾期和开始采菇时间分别比稻草配方迟3、4d;稻草与茭白鞘叶各占50%配方为最佳,单季产量达到20.45kg·m-2,几乎和传统配方持平,而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4.479,超过传统配方的3.439,并且菇体单粒重和传统配方没有显著差异,而且鲜菇的品质经分析和传统配方几乎无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茭白鞘叶栽培蘑菇的工艺流程、栽培技术与克服出现问题的方法,而且利用茭白鞘叶栽培蘑菇既缓解了蘑菇主产区稻草紧缺的局面,又是解决茭白鞘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

  • 相关文献

[1]杂交狼尾草栽培料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钟佃,黄秀声,郭仲杰,冯德庆,钟珍梅,黄勤楼. 2011

[2]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3]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柯斌榕,廖剑华,卢政辉,兰清秀,应正河. 2021

[4]福建省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5]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陈钟佃,黄秀声,刘明香,郭仲杰,黄勤楼. 2011

[6]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高效栽培技术. 黄志龙,肖淑霞,廖剑华,陈凡. 2012

[7]稻草硅化和溶解特性对稻草纤维降解率及其利用的影响. 沈恒胜,陈君琛,倪德斌. 2001

[8]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RS)分析稻草纤维及硅化物组成. 沈恒胜,陈君琛,种藏文,赵武善,倪德斌,汤葆莎,Valdes E.V.. 2003

[9]“201”稻稻草与氨化稻草肥育肉牛的对比试验. 李春燕,应朝阳,黄毅斌,黄勤楼,林时电. 2002

[10]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稻草饲养草鱼蛋白质转化效果及其应用. 陈君琛,沈恒胜,宋保京,廖文福,汤葆莎. 2000

[11]食用菌(Agaricus blazei和Valvariella volvac)微贮稻草纤维瘤胃降解效果的研究. 邓露芳,沈恒胜,汤葆莎,涂杰峰,潘葳. 2006

[12]纤维素酶对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陈鑫珠,邹长连,张文昌,庄益芬,刘景. 2018

[13]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黄勤楼,孙世坤,陈君琛,叶新福,郑金贵. 2004

[14]稻草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研究. 黄洪河,蔡秋华,游晴如. 2008

[15]双孢蘑菇子实体发育差异蛋白质组的iTRAQ-MS/MS分析. CHEN Mei-Yuan,陈美元,LIAO Jian-Hua,廖剑华,LI Hong-Rong. 2014

[16]双孢蘑菇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陈美元,廖剑华,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17]双孢蘑菇子实体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 廖剑华,陈美元,卢政辉,郭仲杰,李洪荣,王泽生. 2007

[18]我国双孢蘑菇育种研究与产业发展. 王泽生,廖剑华,陈美元. 2010

[19]双孢蘑菇SCAR标记的建立及在菌株群鉴定中的应用.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江树勋,李寿崧. 2011

[20]双孢蘑菇W19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 曾志恒,程翊,曾辉,丁中文,戴建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