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永坚 1 ; 朱长波 2 ; 阴晓丽 2 ; 李俊伟 2 ; 颉晓勇 2 ; 陈素文 2 ; 罗昭林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种质资源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对虾;鲻;围网;混养;浮游植物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11 卷 01 期

页码: 4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池塘中构建围网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单养及对虾-鲻(Mugil cephalus)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特征。围网内鲻放养量依次为0(M0)、250(M 250)、500(M500)和800(M800)尾。结果显示,池塘浮游植物共计7门39属65种,其中绿藻门最多(21属33种),蓝藻门次之(7属17种),细胞丰度随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养殖池塘藻类以小球藻为主(50%以上)。养殖末期鲻放养组绿藻丰度普遍高于对照组,蓝藻丰度反之。M250组绿藻丰度最高而蓝藻最低,且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P<0.05),其多样性指数在养殖末期居各组最高。养殖前中期高密度鲻组(M500、M800)浮游植物藻相较优,后期则以低密度鲻组M250最优。研究表明,虾塘围网混养鲻可有效提高池塘中绿藻密度,降低蓝藻密度,增加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

  • 相关文献

[1]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模式下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 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李俊伟,罗昭林,陈利雄,陈素文. 2014

[2]江蓠与对虾混养的神经-模糊优化模型初探. 黄洪辉,张汉华,吴进锋,梁超愉,李卓佳. 2006

[3]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 虞为,李卓佳,王丽花,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朱长波,马广智. 2013

[4]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5]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氦磷收支的研究. 李卓佳,虞为,朱长波,文国樑,马广智. 2012

[6]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罗非鱼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 虞为,李卓佳,林黑着,陈利雄,朱李春,张燕娃,黄春阳,陈志红,黄忠,黄小林,杨育凯,李涛,朱长波. 2015

[7]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李志斐,王广军,谢骏,郁二蒙,余德光. 2017

[8]混养鲮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志斐,李家磊,王金林,谢骏,余德光,王广军. 2018

[9]池塘分区养殖系统对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郭永坚,陈素文,常华,张宁,曾林,胡瑞萍. 2017

[10]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刘萍,李健,孙修涛,刘得月. 1997

[11]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张建生. 2014

[12]鲻脾脏和头肾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曹守花,李加儿,区又君,刘汝建,吴水清. 2013

[13]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于娜,李加儿,区又君,范春燕. 2011

[14]鲻配合饲料适宜蛋白含量及蛋白能量比的初步研究. 林黑着,江琦,黄剑南,石红. 1998

[15]鲻嗅囊的组织形态结构观察及功能探讨.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 2014

[16]鲻仔、稚鱼的发育及生长特点.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 2015

[17]温度、盐度和pH对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 李加儿,曹守花,区又君,刘汝建,张建生,吴水清. 2014

[18]鲻胚后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与鳍的变化特征.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 2014

[19]鲻早期发育阶段鳃的超微结构及其呼吸表面积的研究.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马之明,陈怡飚. 2014

[20]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 郭永坚,罗昭林,阴晓丽,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