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左静静 1 ; 闫贵云 1 ; 霍利光 1 ; 左敏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黄;组织培养;正交试验;快速繁殖;脱毒苗
期刊名称: 中药材
ISSN: 1001-4454
年卷期: 2020 年 001 期
页码: 20-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快速繁殖脱毒地黄苗的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别探讨了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间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以及湿度、膜下光照和扦插密度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地黄试管苗成活率试验的9个组合处理中,地黄试管苗成活率最高为96.07%;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成活率均有影响,其中温度影响显著(P<0.01);试管苗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2~25℃,光照强度为2 000~2 5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试验的9个组合处理中,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8.01%;3种因素对地黄试管苗扦插成活率均有影响,其中湿度影响显著(P<0.05);脱毒地黄试管苗大田微扦插的最佳条件为:育苗湿度为90%~95%,膜下光照强度为1 500~2 000 Lx,扦插密度为1 400~2 000株/m2.结论:该方法能简便易行的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脱毒地黄苗.
- 相关文献
[1]地黄脱毒技术研究与应用. 解红娥,解晓红,李江辉,武宗信,郝建平. 2005
[2]地黄茎尖快繁技术及其问题探讨. 解晓红,武宗信,冯文龙,解红娥,陈丽,李红霞,李江辉. 2003
[3]小叶锦鸡儿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牛西午,杨慧珍,詹海仙,任志强,畅志坚,杨丽莉. 2004
[4]串叶松香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史向远,王秀红,田良才,张乃生. 2011
[5]小叶锦鸡儿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牛西午,杨慧珍,詹海仙,任志强,畅志坚,杨丽莉. 2004
[6]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陈丽. 2020
[7]意大利多元化砧木快速繁殖研究. 王国平,李晓梅. 2007
[8]丹参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解晓红,李江辉,冯文龙,解红娥,陈丽,李红霞,武宗信. 2004
[9]紫苏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史华平,王计平. 2011
[10]梨枣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朱文勇,杜学梅,郭黄萍,贺晓红. 2001
[11]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程麦风. 2005
[12]正交设计优化北苍术组织培养研究. 左静静,闫贵云,安晓宁,霍利光,刘少翔. 2017
[13]半夏快速繁殖研究. 武宗信,郝建平,王晓立,解红娥. 2005
[14]地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王卉,左静静,安晓宁,刘少翔,闫贵云,霍利光,牛瑜琦. 2015
[15]不同地黄种质在山西南部的生物学性状及适应性评价. 许爱玲,席天元,解红娥,卫晓东,梁哲军. 2020
[16]地黄不同种质杂交育种初步分析. 左静静,闫贵云,霍利光. 2019
[17]地黄脱毒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研究. 解晓红,解红娥,李江辉,王凌云,吴慎杰,陈丽,武宗信. 2015
[18]调温移栽地黄脱毒试管苗探讨. 李燕娥,武宗信,解红娥,杨广东,吴家和,孟晋红. 2000
[19]环境条件对地黄杂交种子活力的影响. 曲运琴,任东植,仪慧兰,姚勇,白莉. 2006
[20]晋南地黄品种选育目标及品种适应性研究. 张红芳,张风琴,郑彩平,丁国庆,侯东红.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
马铃薯新品种并薯26号的选育技术研究
作者:霍利光
关键词:马铃薯;并薯26号;选育技术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马铃薯品种'并薯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倩娜;梅超;霍利光;王慧杰;冯瑞云
关键词: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物激素;遗传转化体系
-
小麦三雌蕊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连锁标记开发
作者:侯光生;闫贵云;李欣;乔麟轶;常利芳;张晓军;畅志坚
关键词:小麦;三雌蕊;遗传分析;定位;基因芯片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69连锁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晓军;杨文静;畅志坚;常利芳;闫贵云;张树伟;李欣;乔麟轶;郭慧娟;雷梦林;贾举庆;穆志新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Yr6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
-
党参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作者:左敏;左静静;李广信
关键词:党参;覆膜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