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枝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调控出菇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云超 1 ; 肖更生 1 ; 方少钦 1 ; 龙镜池 1 ; 池建伟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平菇;秀珍菇;出菇期调控;二次出菇;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8 年 8 卷 05 期

页码: 41-47

摘要: 为解决食用菌生产中出菇季节集中和出菇后培养料中存余剩余营养的问题,以平菇和秀珍菇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贮存和二次出菇的方法对食用菌的调控出菇和二次间断出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菇正常出菇的生物学效率为41.923%~129.1%,相差3倍之多。秀珍菇正常出菇的生物学效率为64.31%~78.77%,相差不大。从出菇调控结果看,‘平菇831’的生物学效率从50.312%降低至46.591%,调控出菇方法比正常出菇方法生物学效率降低了3.721个百分点,生物学效率降低7.4%。‘秀珍菇195’的生物学效率从69.4%降低至28.99%,生物学效率降低一半以上。使用‘平菇803’进行二次出菇试验,以薄层箱栽和直接全拨皮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2.42%和16.08%,而其他出菇方法的生物学效率仅为1%左右。可见平菇和秀珍菇是良好的调控出菇食用菌种类,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二次出菇技术由于产量低下和用工量较大,在生产上的意义不大。

  • 相关文献

[1]桑枝栽培秀珍菇的试验研究. 高云超,吴娱明,廖森泰,肖更生,施英,刘凡,穆丽霞,邹宇晓. 2011

[2]60个平菇菌株ISSR遗传差异分析. 肖自添,何焕清,郑雪平. 2012

[3]秀珍菇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效果比较试验. 谭志勇,高芳云,王燕君,何焕清. 2008

[4]利用金针菇渣栽培秀珍菇试验. 刘明,肖自添,邱耀明,邱桂根,何焕清. 2016

[5]桑枝栽培秀珍菇试验. 高云超,吴娱明,廖森泰,肖更生,施英,刘凡,穆丽霞,邹宇晓. 2011

[6]桑木屑不同配方栽培平菇对比试验初报. 唐才明,黄日保,廖森泰,陈罡,张贻意,龙素梅. 2011

[7]桑枝栽培平菇的规模化生产示范. 龙静池,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刘凡,刘军. 2012

[8]高温型平菇品比筛选试验. 肖自添,叶耀程,何焕清,叶志坚,李明珠,郭巨先. 2012

[9]凤眼莲栽培草菇平菇试验. 肖自添,何焕清,刘明,朱壮猷. 2013

[10]广东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 邱继水,曾杨,潘建平,林志雄,尹艳. 2012

[11]优质常规稻新品种黄银占的选育.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4

[12]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匡石滋,林文胜,高国华. 2019

[13]白茄新品种白玉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植良,黎振兴,孙保娟,李涛. 2017

[14]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优371高产栽培技术. 王燚,陈建伟,吴武章,王金雄,曾文斌,卢德城,许立超,郑显汶. 2017

[15]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55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志平,陈希德,杨子龙,戚文辉,肖霞钦,吴玉坤. 2018

[16]盆栽蔬菜及其种植关键技术. 杨贤智. 2008

[17]广东再生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胡香玉,钟旭华,梁开明,黄农荣,潘俊峰,刘彦卓,傅友强,彭碧琳. 2019

[18]恩平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林伟君,林春华,刘自珠,李雪壮,黄传尉. 2009

[19]乐昌市一季优质丝苗米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李惠芬,邹积祥,张彬,黄庆,伍龙梅,王丰,张金道,陈青春. 2021

[20]蝴蝶兰新品种如玉的优良观赏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