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的温敏性分析及杂交种子纯度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国胜 1 ; 张昌伟 1 ; 孙春青 1 ; 戴忠良 1 ; 马志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CMS);温敏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735-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YBM-EAB12的温敏特性,为黄绿苗辣椒温敏特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辣椒材料YBM-A2、YBM-EAB12、YBM-A2×C和YBM-EAB12×C分别进行日温/夜温为20℃/15℃、25℃/20℃和30℃/25℃诱导后置于温室种植管理,观测各材料花粉的数量及萌发率,并进行各亲本育性和形态学鉴定及种子纯度鉴定。【结果】YBM-EAB12具有温敏特性,育性转化临界温度为22.5℃,在低温(日均温度低于22.5℃)条件下表现可育,可自交结实,日均温度越低其可育程度越高,在高温(日温/夜温为30℃/25℃)条件下表现完全不育。YBM-EAB12黄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YBM-EAB12×C F2代群体分离结果表明,胞质雄性不育与不育花器官特征紧密连锁,YBM-EAB12×C F1代育性由单一核显性基因恢复,不受低温影响。【结论】黄绿苗辣椒生态型不育系具有低温可育特性,利用其进行不育系繁种,可减少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的步骤及辣椒不育系三系制种步骤,简化繁制种子程序。

  • 相关文献

[1]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生化特性研究. 马志虎,孙春青,王建华,潘跃平. 2012

[2]单籽鉴定法筛选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YBM-A6恢复系. 孙国胜,孙春青,戴忠良,马志虎. 2019

[3]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SRAP及SCAR标记. 吴国平,袁稳,刘金兵,刁卫平,王述彬,潘宝贵,戈伟,侯喜林. 2012

[4]棉花生态育种的实践与认识. 韩世杰,何林池,袁春新,崔世友,刘水东,徐纪嘉,邱启程,严春阳,张一琳,姜筱珍,韩广琴,郝德荣,韩娟. 2011

[5]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光温反应分析. 李和标,李传国,陈忠明,邹江石,王才林,王子明. 1993

[6]我国辣(甜)椒新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概述及发展方向. 钱芝龙. 2000

[7]保水蓄肥改土剂与氮肥结合对辣椒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XU Gang,徐刚,HAN Yu-ling,韩玉玲. 2012

[8]5-氨基乙酰丙酸对辣椒植株低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 刘涛,郭世荣,徐刚,高文瑞,李德翠,王虹. 2010

[9]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效应. 钱芝龙,孙洁波,丁犁平,袁彩尧. 1999

[10]辣椒幼苗灌根接种疫霉菌侵染后叶片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宋虎卫,罗德旭,张云峰. 2015

[11]南通地区设施专用型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刘水东,姜永平. 2011

[12]高温闷棚技术对设施辣椒连作障碍防治效果的研究. 胡俏强,李英,卢国强,吴力人,陈舜权,潘玖琴,张正锋,戴惠学. 2015

[13]大棚草莓—辣椒—玉米周年高效阐套模式探析. 赵平,刘超,吕少波,刘冰,潘德亮. 2015

[14]连椒一号辣椒的选育. 缪美华,王学勇,薛萍,华明义,杨淑芸. 1999

[15]不同减菌预处理技术对辣椒品质影响的对比. 曾希珂,张喻,罗凤莲,王燕. 2018

[16]辣椒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刘科伟,杨学玲,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陈劲枫. 2009

[17]辣椒品种耐涝评价方法研究及耐涝性比较. 郑佳秋,郭军,梅燚,吴永成,祖艳侠,王薇薇. 2015

[18]辣椒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对涝害胁迫的响应. 郑佳秋,郭军,梅燚,吴永成,祖艳侠,王薇薇. 2016

[19]平菇菌糠对辣椒过氧化物同功酶及产量的影响. 侯立娟,姚方杰,宋金俤. 2013

[20]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 郑佳秋,郭军,梅燚,吴永成,祖艳侠,王薇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