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桑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振江

作者: 王振江 1 ; 钟建武 1 ; 肖阳 1 ; 李庆荣 1 ; 邢东旭 1 ; 唐翠明 1 ; 罗国庆 1 ; 吴福泉 1 ; 邝哲师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 510610

2.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 51061

关键词: 桑树青枯病;蚕桑生产;抗病种质资源;发病规律

会议名称: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蚕学会

页码: 761-765

摘要: 桑树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桑树细菌性病害,具有发病急、蔓延快、减产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有“桑瘟”之称,是威胁蚕桑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最早见报道发生于1968年的广东省省顺德县,一度发病严重。目前该病在广东和广西两省均有大面积发生,随着杂交桑栽植的扩大北移,病害发生面积和分布范围逐年扩大,如果任其蔓延,该病将成为未来影响我国蚕桑业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桑树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其青枯病的发病及防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关桑细菌性青枯病的病原、抗病种质资源、发病规律、抗病机制、抗性遗传等方面的也有一些相关报道,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方面甚至有较大差异。鉴此,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桑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现状,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系统研究和有效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类号: S888.7

  • 相关文献

[1]提高蚕叠生产经营效益的途径和蚕桑生产经营发展方向浅析. 姚锡镇,温贤有. 2001

[2]桑树青枯病菌紫外分光度计菌方法的研究. 唐翠明. 2008

[3]过氧化物同工酶与桑树青枯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王振江. 2008

[4]加强桑园管理,提高亩桑产茧量——对河池蚕桑生产的一个建议. 唐翠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