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亚湾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纯厚

作者: 李纯厚 1 ; 贾晓平 1 ; 齐占会 1 ; 刘永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00

2.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

关键词: 人工鱼礁;海洋牧场;资源养护;低碳渔业;生产模式

会议名称: 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页码: 968-977

摘要: 以基于人工鱼礁为构建主体的大亚湾海洋牧场为研究实例,以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评价分析了大亚湾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作为一种资源养护与低碳渔业生产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大亚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的生态调控效果明显,礁区海域水体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明显高于附近海域,附着生物物种丰富;礁区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渔业资源优势种中的优质经济鱼类种数和生物量明显增加,资源密度是附近海域的1.92~15.58倍。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结构趋优,服务价值趋大,2008年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1 940 万元·km2,远高于附近海域的620 万元·km2。礁区的固碳能力提高了1 144.69 kg C,相当于4.20 t CO2。应用实践显示,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建设不仅有效养护和增殖了水生生物资源,而且是一种有效的低碳渔业生产模式。

分类号: S953.1

  • 相关文献

[1]大亚湾海洋牧场低碳渔业生产效果评价. 李纯厚,贾晓平,齐占会,刘永,陈丕茂,徐姗楠,黄洪辉,秦传新. 2011

[2]气泡幕在鱼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乔云贵,黄洪亮,陈帅,殷雷明,黄妙芬. 2011

[3]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4]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陈丕茂,舒黎明,袁华荣,冯雪,佟飞,陈权,陈钰祥,于杰,陈国宝,余景,曾雷,黎小国. 2019

[5]利用人工鱼礁工程增殖海洋水产资源的研究. 张怀慧,孙龙. 2001

[6]基于SWOT分析的南海区海洋牧场发展路径. 陈梦圆,秦传新,刘永,吴鹏,肖雅元,李纯厚. 2023

[7]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范江涛,陈丕茂,冯雪,陈国宝. 2013

[8]海上养殖设施与人工鱼礁融合布局流场分析. 江涛,朱烨,崔铭超,洪扬,邹海生. 2019

[9]韩国渔业管理制度探析. 阮雯,纪炜炜,方海,岳冬冬,周雨思,刘勤,陆亚男. 2015

[10]人工鱼礁生态诱集技术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周艳波,蔡文贵,陈海刚,陈丕茂,贾晓平. 2010

[11]广东省海洋牧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袁华荣,陈丕茂. 2022

[12]渔业声学频差技术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陈国宝,程高,牛麓连,邹建伟,于杰,陈丕茂. 2025

[13]海洋牧场建设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袁华荣,章守宇,陈丕茂. 2024

[14]以科技创新引领低碳渔业发展——助推中国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磊,刘英杰. 2011

[15]木质渔船对低碳渔业负面影响的量化估算. 张祝利,郑熠. 2011

[16]稻鱼共生系统的低碳渔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基于温室气体减排视角. 岳冬冬,王鲁民. 2013

[17]中国低碳渔业发展路径与阶段划分研究. 岳冬冬,王鲁民. 2012

[18]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捕捞渔业政策回顾与展望. 史磊,李泰民,刘龙腾. 2019

[19]南海北部近海蓝圆鲹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王开立,陈作志,许友伟,孙铭帅,王欢欢,蔡研聪,张魁,徐姗楠. 2021

[20]福建省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唐启升,方建光,王俊,黄凌风,沈长春,曾志南,苏永全,蒋增杰.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