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XU Wen-qi

作者: XU Wen-qi 1 ; 徐文其 2 ; SHEN Jian 1 ; 沈建 3 ;

作者机构: 1.Fishery Machinery &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ShangHai 200092,China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 200092

3.中国水产

关键词: 刺参;机械刺激;去脏工艺;产品质量

会议名称: 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

页码: 247-250

摘要: 刺参去脏是刺参前处理加工的重要环节.目前刺参去脏加工都采用手工开腔去脏的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环境恶劣.为了提高刺参预处理加工的效率,改善生产环境,以大连、山东青岛、浙江嵊泗出产的刺参为实验对象,利用刺参特有的“排脏”生物特性,设计机械结构对刺参进行刺激,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机械结构对刺参刺激后排脏的效果.结果表明,滚动刺激和振动刺激后刺参的排脏率可达90%;通过机械结构集成,采用多元组合刺激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刺参排脏的时间.

分类号: S985.9

  • 相关文献

[1]刺参机械去脏工艺的试验研究. 徐文其,沈建,蔡淑君,王超群. 2009

[2]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的建立. 徐竹青. 2005

[3]越冬棚养虾中微生物的应用. 陈永青. 2008

[4]对虾产品质量分级要素及评价技术. 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石红,岑剑伟. 2010

[5]发酵豆粕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林文辉,虞宗敢. 2010

[6]刺参体腔液穿刺抽取后细胞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廖梅杰,王印庚,郝志凯,荣小军,陈贵平,陈霞. 2009

[7]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Zhu Jianxin,朱建新,Liu Hui. 2008

[8]刺参体壁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高菲. 2008

[9]刺参池塘底栖真核生物群落DNA指纹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 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王印庚,陈贵平. 2009

[10]渡夏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Huang Huawei,黄华伟,Wang Yingeng,王印庚,Chen Xia. 2011

[11]浒苔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秦搏,常青,陈四清,刘长琳,吕云云,燕敬平,王志军. 2014

[12]鱼礁与池塘养殖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万玉美,赵春龙,崔兆进,赵海涛,付仲,赵雅贤,杨超臣. 2014

[13]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14]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15]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16]应用PCR方法检测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灿烂弧菌. 张凤萍,王印庚,李胜忠,荣小军,廖梅杰,张正. 2008

[17]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8]高温暴雨时节莱州湾沿岸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曹金凤,张传涛,赵炳然,孙祥山,宁晨洁,黄经献. 2016

[19]刺参养殖池环境细菌群落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 李晓龙,李秋芬,姜娓娓,刘淮德,王晓红,宋娴丽,安鑫龙. 2015

[20]饥饿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田青,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姜燕,范瑞用,王印庚,李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