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电压强度直流电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的麻醉效应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FENG Guang-peng

作者: FENG Guang-peng 1 ; 冯广朋 2 ;

作者机构: 1.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Key and Open Laboratory of Marine and Estuarine Fisheri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Shanghai 200090,China

2.Yangtze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直流电;生化指标;电压强度;麻醉效应

会议名称: 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

页码: 00000323-00000330

摘要: 设置5个不同电压强度的直流电(15V、20V、25V、30V、35V),研究直流电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学特性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幼鱼电麻醉阶段可分为部分失去平衡期、完全失去平衡期、完全麻醉期和鳃动停止期等4个时期.随着电压升高,麻醉与恢复时间逐渐缩短.西伯利亚鲟到达完全麻醉期时间在15V、20V、25V、35V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在30V与35V电压时分别仅为97.0s和68.8s,而恢复时间为0s.随着电压强度增大,麻醉组总蛋白与白蛋白浓度逐渐升高,35V组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15V组与20V组.对照组血糖浓度为(2.21±0.30)mmol/L,各麻醉组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尿素浓度在15V组最低,35V组最高.谷丙转氨酶与乳酸脱氢酶相对稳定,对照组与各麻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35V组碱性磷酸酶浓度显著高于0V组与15V组.从行为学特性、麻醉时间与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电麻醉是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可以广泛推广应用,西伯利亚鲟适宜电麻醉强度为25~30V.

分类号: S965.215

  • 相关文献

[1]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徐滨. 2011

[2]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特性与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陈宁宁,姚志峰,孟彦羽. 2009

[3]麻醉剂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颜世伟,钱嵩. 2010

[4]复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亲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齐茜,刘晓勇,刘红柏,张颖,张永旺,张洪玉,彭翔,孙大江. 2012

[5]电麻醉与化学麻醉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的比较. 徐滨,庄平,章龙珍,冯广朋,石小涛,陈丽慧. 2008

[6]紫外线辐射对西伯利亚鲟精子活力和寿命的影响. 张涛,颜世伟,庄平,章龙珍,田美平. 2009

[7]西伯利亚鲟仔稚鱼胚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宋炜,宋佳坤. 2012

[8]西伯利亚鲟性腺早期发生、分化、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田美平,庄平,张涛,颜世伟,章龙珍,刘婷. 2010

[9]2种粒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维氏气单胞菌病预防效果研究. 李铁梁,罗琳,马志宏,邢薇,姜娜,夏磊. 2014

[10]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 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2017

[11]俄罗斯鲟鱼卵与西伯利亚鲟鱼卵的营养成分比较.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师伟,庄平,张涛,宋超. 2012

[12]全人工繁殖西伯利亚鲟的早期胚胎发育. 宋炜,宋佳坤,范纯新,张涛,王斌. 2010

[13]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张涛,庄平,章龙珍,王斌,高露姣,夏永涛,田美平. 2009

[14]西伯利亚鲟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陈宁宁,章龙珍,庄平,张涛,赵峰,黄桂云. 2011

[15]西伯利亚鲟Sox17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宋炜,陈芬芳,张凤英,马春艳,赵明,马凌波. 2017

[16]鲟源鲁氏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杨移斌,夏永涛,郑卫东,胡鲲,杨先乐. 2013

[17]芦荟粉对西伯利亚鲟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常安,徐奇友,许红,朱青,郑秋珊,孙大江. 2011

[18]西伯利亚鲟性别及性腺发育的超声波鉴定. 张涛,颜世伟,庄平,章龙珍,田美平,杨金海. 2010

[19]两种鲟鱼卵的鲜味相关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宋超,庄平,张涛,师伟. 2012

[20]五种鱼类卵黄蛋白等电点特性分析. 霍堂斌,张颖,孙大江,曲秋芝.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