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洋环境要素对北太平洋柔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效应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唐峰华

作者: 唐峰华 1 ; 张胜茂 1 ; 杨胜龙 1 ; 崔雪森 1 ; 樊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0

关键词: 水产养殖;柔鱼;时空分布;海洋环境要素

会议名称: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263-271

摘要: 根据2010年6-9月“舟渔1301号”的北太平洋柔鱼生产数据,结合现场采集获取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 linity,SSS)及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浓度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分析柔鱼的中心渔场分布情况,及其与SST、SSS和叶绿素a浓度等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整个调查期间柔鱼渔获频次在各环境因子上均呈正态分布,且获得柔鱼高产的最适SST为18~20℃,最适SSS为33.60~34.80,最适Chl-a浓度为0.0800~0.2400mg·m-3.而其中SST与柔鱼渔场之间有较好的匹配关系,中心高产渔场通常位于18~20℃的等温线附近,且位置一般出现在冷水团和暖水团交汇区的冷水团一侧.综上所述,三个环境因子都可作为确定潜在中心渔场的指标,但最好以海表水温为主,并辅助相应的Chl-a浓度及海表盐度来综合分析,判断可能会更有效.

分类号: S965.3

  • 相关文献

[1]阿拉伯海外海鸢乌贼渔场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要素的研究. 肖戈,徐博,张衡,唐峰华,陈峰,朱文斌. 2022

[2]柔鱼中风味物质的研究. 石建高,钟文珠. 2002

[3]西北太平洋柔鱼适宜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 陆尧,陈新军,汪金涛,余景. 2019

[4]捕后处置对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品质的影响.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4

[5]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预报模型. 朱浩朋,伍玉梅,唐峰华,靳少非,裴凯洋,崔雪森. 2020

[6]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非参数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 崔雪森,周灿,唐峰华,伍玉梅,吴祖立,范秀梅. 2020

[7]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与渔场的关系. 徐兆礼,崔雪森,黄洪亮. 2004

[8]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理化特性的初步分析.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4

[9]三种大洋性柔鱼的营养成分及品质. 吴俊杰,唐峰华,郭全友,宋晓燕,张晓慧,杨絮,郑尧. 2024

[10]不同入冻时间对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品质的影响.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4

[11]2010年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浮游动物多样性. 靳少非,唐峰华,戴立峰,崔雪森,王云龙,樊伟. 2014

[12]基于朴素贝叶斯的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预报模型的建立. 崔雪森,唐峰华,张衡,伍玉梅,樊伟. 2015

[13]日本以南黑潮流量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影响的滞后性分析. 崔雪森,伍玉梅,唐峰华,吴祖立,戴阳,樊伟. 2017

[14]北太平洋海区柔针生物学特征分析. 黄洪亮,郑元甲. 1998

[15]北太平洋柔鱼渔获量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学研究. 唐峰华,崔雪森,樊伟,沈建华,伍玉梅. 2011

[16]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的环境特征. 程家骅,黄洪亮. 2003

[17]柔鱼不同部位的呈味物质含量比较. 石建高,钟文珠,陶礼民. 2002

[18]日本福岛核泄漏典型人工放射性核素在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的分布. 唐峰华,王锦龙,刘丹彤,何利军,杜金洲. 2013

[19]基于约束线性回归的柔鱼栖息地指数渔场预报模型构建. 崔雪森,周为峰,唐峰华,戴阳,张胜茂,程田飞. 2018

[20]基于Argo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垂直水温结构的变化特征. 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