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基因抗病小麦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史建荣

作者: 史建荣 1 ; 吴季荣 1 ; 徐剑宏 1 ; 林凡云 1 ; 祭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转基因技术;抗病性;环境安全评价

会议名称: 2010年全国生物安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页码: 34-35

摘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小麦病害一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包括小麦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病毒病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病小麦被认为是提高小麦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用于抗小麦赤霉病转基因研究的目的基因类型主要包括毒素降解基因、水稻类甜蛋白基因、单链抗体基因、雪花莲外源凝结素基因、葡聚糖酶基因、糖基转移酶基因等;其中转复制酶基因WYM-Nib8基因抗黄花叶病毒小麦已经进入了中间试验,正进行环境安全评价研究,并指出现阶段抗病转基因小麦环境安全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具有应用前景的转基因小麦不是很多,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小麦本身的特殊性,即再生能力差、基因组复杂等;(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外源基因,例如毒素降解酶类基因以及单链抗体基因等,尚没有进行系统的评估,这将直接影响我国转基因小麦发展速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备的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以达到减少因转基因农作物释放带来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策略与实践. 马鸿翔,张旭,孙晓波,易金鑫,余桂红. 2010

[2]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性鉴定及利用.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 2003

[3]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4]南通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蒋秋玮,汪波. 2021

[5]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胡中泽,衣政伟,王安,马鸿翔,张岳芳,王显. 2020

[6]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邱军,周益林,徐世昌,陈怀谷. 2015

[7]国审小麦新品种‘宁麦23’的选育及综合特性和利用前景分析. 姚国才,马鸿翔,张鹏,姚金保,姜朋,许学宏. 2014

[8]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李伟,刘东涛,张会云. 2013

[9]2019年国际转基因管理政策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孙卓婧,张锋,宋贵文,李文龙,叶纪明. 2021

[10]尤质仙客来盆花生产管理技术. 罗利. 2008

[11]小麦黄花叶病对镇麦系列品种致病力研究. 杨红福,吴承东,吉沐祥,束兆林,王莉莉. 2012

[12]苏棉18号高产优质抗病性及稳产性分析. 刘水东,何林池,郝德荣,徐纪嘉. 2001

[13]草莓常规育种中F_1代的比较及优势利用. 李金凤,糜林,万春雁,霍恒志,陈雪平. 2013

[14]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水稻抗病突变体. 刘艳,迟铭,王宝祥,宋兆强,杨波,卢白关,李健,秦德荣,徐大勇. 2016

[15]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 龚红兵,周义文,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盛生兰. 2006

[16]植物寄主与病原物互作及抗病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 2010

[17]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研究. 肖婷,杨敬辉,陈宏州,狄华涛,庄义庆,吉沐祥,姚克兵. 2015

[18]甘薯根腐病抗病性室内鉴定方法的研究. 谢逸萍. 1999

[19]甘薯根腐病抗病性内鉴定方法的研究. 谢逸萍. 1999

[20]西洋南瓜杂交新品种特征特性比较. 姚悦梅,潘跃平,戴忠良,肖燕,刘小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