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MALu
作者: MALu 1 ; 马璐 2 ; Lin Yan-Quan;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4
2.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4
关键词: 竹荪;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作物产量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分会暨第四届福建省食用菌学会会员代表大会、2015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科协`福建省食用菌学会
页码: 00000038-00000045
摘要: 农作物、果蔬、林地与竹荪(Dictyophora sp.)间作套种,能有效解决因竹荪连作影响产量的问题,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菌渣还田后还可改善土壤肥力,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农作物、果蔬、林地、其他食用菌类与竹荪间作套种的研究进展,为竹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分类号: S646.8:S604.6
- 相关文献
[1]竹荪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马璐,林衍铨,应正河,江晓凌. 2015
[2]福建苦瓜育种进展与栽培模式变化. 张武君. 2015
[3]刺托竹荪菌盖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抑菌性研究. 郑梅霞,林丽萍,刘波,陈峥,朱育菁. 2019
[4]不同猪粪渣添加量对竹荪中各类氨基酸含量的效应分析. 卢翠香,江枝和,翁伯琦. 2012
[5]棘托竹荪菌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林陈强,林戎斌,陈济琛,张慧,林新坚. 2013
[6]竹荪大田畦栽优质高产技术. 林戎斌,郑剑君,林陈强,陈仁财,杨淑云. 2016
[7]闽北竹荪栽培菌丝萎缩死亡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吴少风,陈秀琴,林坤铭,江枝和. 2011
[8]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竹荪的产质量与猪粪渣用量关系. 江枝和,翁伯琦,吴少分,雷锦桂,肖淑霞,卢翠香,王义祥. 2012
[9]谷壳无公害高效栽培竹荪的技术. 江晓凌,林衍铨,应正河. 2010
[10]竹荪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 王宏雨,江玉姬,谢宝贵,邓优锦,赵晨. 2011
[11]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竹荪的产质量与猪粪渣用量关系.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肖淑霞,王义祥. 2011
[12]玉米与旱地作物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谢凯,翁伯琦. 2014
[13]仿生态栽培姬松茸配方筛选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韩海东,徐国忠,陈敏健,董红艳. 2010
[14]芽姜不同播种量与不同覆土厚度栽培比较研究. 陈文胜,李峰,李永平,王彬,薛珠政. 2018
[15]不同栽培模式对多花黄精生物量分配及其品质的影响. 苏海兰,李希,唐建阳,檀灵莹,周先治,陈敏健,单寄坪,黄加平. 2018
[16]中薯3号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试验. 汤浩. 2012
[17]新疆鲜食葡萄老旧园提质增效栽培新模式探索. 樊雯娟,许玲,丁明,马兰,马巨明,徐锡强. 2024
[18]福建苦瓜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研究进展. 张武君,林永胜,黄贤贵,张玉灿. 2016
[19]不同栽培模式对'巨峰'葡萄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刘鑫铭,陈婷,林金辉,雷龑. 2023
[20]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相关技术与主要物质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李波,刘朋虎,王义祥,翁伯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营养添加剂对广叶绣球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晓瑜;肖冬来;杨驰;林辉;江晓凌;马璐
关键词:绣球菌;营养添加剂;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率;产量
-
槟榔芋-棘托竹荪间作栽培技术
作者:肖兰芝;张祖铭;黄忠英;肖胜刚;江晓凌;应正河;杨驰;林衍铨;马璐
关键词:棘托竹荪;槟榔芋;间作
-
绣球菌工厂化栽培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瑜;马璐;杨驰;肖冬来;江晓凌;林辉;林衍铨
关键词:绣球菌;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
-
杉木屑对广叶绣球菌菌丝生长及鲜菇产量的影响
作者:马璐;杨驰;刘晓瑜;林辉;肖冬来;江晓凌;林衍铨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栽培基质;鲜菇产量
-
红托竹荪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作者:江晓凌;林辉;杨驰;肖冬来;刘晓瑜;林衍铨;马璐
关键词: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培养条件
-
UPLC-MS/MS法测定广叶绣球菌不同生长阶段栽培基质中有机酸含量及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晓瑜;肖冬来;马璐;杨驰;林辉;江晓凌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有机酸;菌丝生长
-
转录组测序分析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广叶绣球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晓瑜;肖冬来;马璐;杨驰;林辉;江晓凌
关键词:广叶绣球菌;氨基酸;转录组;谷氨酸;天冬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