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ZENG Ai-song

作者: ZENG Ai-song 1 ; 曾爱松 1 ; GAO Bing 1 ; 高兵 2 ; SONG Li-xiao 1 ; 宋立晓; LI Jian-qi; 李健绮; YAN Jiyong;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青岛常春藤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9

关键词: 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细胞死亡;发育途径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097-00000103

摘要: 游离小孢子培养即小孢子在外界胁迫诱导的条件下,从其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从而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过程.采用多种染色方法对结球甘蓝小孢子游离培养中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体内配子体发育途径和体外孢子体发育途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孢子正常发育方向是通过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花粉,而单核靠边期小孢子在体外经32.5℃热激胁迫24h后,小孢子绝大部分死亡,培养3d后小孢子死亡率达到90%左右.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途径以B途径为主:第一次分裂为对称分裂,其后两个核进行反复分裂形成多细胞团,多细胞团从孢子壁中被释放出来,依次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直至子叶胚的形成.除了以上典型B途径外,培养过程中还同时存在多种发育途径:第一次不对称分裂后,生殖核继续分裂即为A-G途径;营养核和生殖核两者同时继续分裂的A-VG途径.首次对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中的细胞死亡及胚胎发育途径进行研究.

分类号: S635.1

  • 相关文献

[1]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曾爱松,高兵,宋立晓,张云霞,李健绮,李英,侯喜林,严继勇. 2014

[2]耐寒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 曾爱松,高兵,宋立晓,张云霞,李健绮,严继勇. 2015

[3]温度胁迫对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曾爱松,冯翠,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1

[4]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冯翠. 2011

[5]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培养及胚胎发育途径研究. 曾爱松,华秀红,张云霞,宋立晓,高兵,严继勇. 2014

[6]FgPDK1调控禾谷镰孢菌响应渗透胁迫研究. 李海梅,王滢莹,高弢,徐寸发,石志琦,陈健,许晓风. 2018

[7]活性氧在油菜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互作中的作用. 姜伟丽,李伟,张爱香,陈怀谷,周益军. 2008

[8]盐诱导小麦根尖细胞死亡过程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师超,张鹏,卞科. 2011

[9]麝香草酚调控水稻幼苗根的耐盐作用. 王婷婷,陈新建,徐寸发,樊友滔,石志琦,陈健,许晓风. 2017

[10]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11]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12]抗生素在甘蓝类蔬菜小孢子胚胎发生中的双重作用. 曾爱松,宋立晓,闫圆圆,李健绮,严继勇. 2017

[13]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因子. 宋立晓,冯翠,曾爱松,高兵,严继勇. 2010

[14]洋葱63A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提早衰退有关(英文). 李园园,杨清,严继勇,陈敏. 2006

[15]葫芦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相关性. 胡雪丹,张曼,侯茜,徐锦华,刘广,姚协丰,李苹芳,陈学好,羊杏平. 2015

[16]甜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关系. 王薇薇,羊杏平,范淑英,刘广,张曼,徐锦华. 2015

[17]辣椒小孢子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9

[18]江苏沿海地区结球甘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军,顾闽峰,费月跃,彭亚民,时丕彪. 2017

[19]施氮量对结球甘蓝瑞甘20耐裂性的影响. 戴忠良,孙春青,潘跃平,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张振超. 2013

[20]不同播期对越冬结球甘蓝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潘跃平,毛忠良,孙春青,陈智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