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贮藏温度对枇杷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冯健君

作者: 冯健君 1 ; 李建军 2 ; 郑美瑜 3 ; 胡远党 4 ; 叶晓倩 5 ;

作者机构: 1.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宁海 315600

2.宁波美栖饮品有限公司,宁海 315600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果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浙江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21

4.宁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总站,宁海 315600

5.宁海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宁海 315600

关键词: 枇杷花茶;贮藏温度;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抗氧化性

会议名称: 第八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00000207-00000212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考察不同贮藏温度下枇杷花茶的活性成分含量变化.通过测定枇杷花茶中四种成分的含量,即总多酚、总黄酮、咖啡碱、游离氨基酸,以及贮藏期的抗氧化性,考察了5℃、18℃和37℃三个贮藏温度对它们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总多酚、总黄酮和氨基酸含量期间含量和抗氧化性逐渐下降,在5℃和18℃下贮藏的变化趋势相差不明显,但在37℃下贮藏活性成分下降更快.而咖啡碱在贮藏期间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因此,枇杷花茶贮藏温度不宜超过18℃.

分类号: TS272.53

  • 相关文献

[1]枇杷花主要有效成分检测及制作工艺研究. 周晓音,王喜周,叶小林,陈翔,陈俊伟. 2015

[2]贮藏温度对马蹄笋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夏海涛,王月英,李效文,金川. 2011

[3]杨梅采后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表面沙门氏菌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汪雯,肖兴宁,董庆利,肖英平,杨桂玲. 2018

[4]不同贮藏温度对冷鲜鸡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刘雅丽,宋美娥,刘莉君,李国勤,刘均,卢立志. 2020

[5]柑橘罐头贮藏中色泽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周锦云,王春苗,张俊. 2018

[6]贮藏温度对栝楼籽油脂酸败的影响. 周拥军,郜海燕,陈杭君,宋丽丽,毛金林,陈文煊. 2010

[7]毛花猕猴桃新品种甜华特. 张惠琴,胡红菊. 2023

[8]贮藏温度及时间对甜玉米糖分的影响. 陈坚剑,张华沛,王宣怀,吴振兴,李向楠,吕桂华. 2023

[9]贮藏温度对鲜切火龙果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刘娟,吴伟杰,郜海燕,刘瑞玲,韩强,陈杭君. 2017

[10]贮藏温度对马蹄笋采后生理及感官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夏海涛,李效文,王月英. 2010

[11]贮藏温度对马蹄笋采后生理及感官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夏海涛,王月英,李效文,金川. 2011

[12]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范传颍,陶正明,吴志刚. 2013

[13]铁皮石斛中芪类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包晓青,吴志刚,严鹏程,陈松林,陶正明. 2015

[14]米曲霉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性研究. 郁晓敏,吴娴静,董德坤,朱丹华. 2012

[15]红叶甜菜在肉糜中的发色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 肖朝耿,谭芦兰,朱培培,杨慧娟,谌迪,卢文静,任发政,郭慧媛,葛升源,唐宏刚,陈黎洪. 2019

[16]灰霉菌侵染对蓝莓采后品质变化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吴媛媛,刘瑞玲,郜海燕,吴伟杰,陈杭君,房祥军. 2019

[17]五倍子提取液对蓝莓采后病害和品质的影响. 孙莎,郜海燕,熊涛,陈杭君,刘瑞玲,吴伟杰. 2018

[18]几种特色食用菌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王伟,孙彬,张玉,王君虹,朱作艺,李雪. 2015

[19]蓟马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王丽坤,吕要斌. 2019

[20]大孔树脂纯化桑葚渣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范铭,向露,徐文慧,曹艳,刘哲,陆胜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